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第29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基于融合策略自适应的多线索跟踪方法
钟小品, 薛建儒, 郑南宁, 平林江
2007, 29(5): 1017-1022.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50
摘要:
基于多线索融合的跟踪是跟踪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结合两种常用的线索融合方式:乘性融合及加权和融合,提出一种融合策略自适应的鲁棒跟踪方法。该方法使用粒子滤波技术,统计样本的二阶中心矩并求Frobenius范数以表征线索的受噪声污染程度,最后适时切换两种融合策略。实践证明,新的融合策略比传统单一的融合方式更鲁棒。
基于组合相似性的视频检索
邓丽, 金立左, 费树岷
2007, 29(5): 1023-1026. doi: 10.3724/SP.J.1146.2006.00165
摘要:
该文研究基于镜头的视频检索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组合相似性的镜头相似性度量方法。首先把镜头看成由帧序列组成的一个组合,镜头的相似性通过帧组合的相似性来度量。其次通过用一个非线性映射,把帧组合所在的空间映射到一个高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假设帧组合服从正态分布,利用核方法,抽取出关键帧序列,并计算出两个正态分布之间的概率距离,这个距离表明了帧组合的相似程度,从而得到两个镜头之间的相似性。最后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基于镜头的视频检索中,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基于该方法的检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欧式距离和直方图交方法。
基于小波变换的航迹关联方法
秦卫华, 胡飞, 侯雪梅
2007, 29(5): 1027-1030. doi: 10.3724/SP.J.1146.2005.01118
摘要:
该文基于小波框架条件及多分辨率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航迹关联算法。将目标航迹数据序列分解为整体走势和局部特征两方面来解决航迹关联问题。当目标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只比较两航迹的整体走势;当目标作机动运行时,同时比较两航迹的整体走势和局部特征(机动性)。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基于遗传算法的RBF-PLS方法在辐射源识别中的应用
寇华, 王宝树
2007, 29(5): 1031-1034.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28
摘要:
RBF-PLS是一种有效的径向基网络构造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隐单元数和各中心的取值问题,但宽度系数和PLS成分数难以选定。为此,该文提出采用混合编码遗传算法,以径向基网络的拟合性能和泛化能力为目标,优选宽度系数和PLS成分数,以此建立RBF-PLS-GA模型。将该方法用于雷达辐射源识别,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其他网络模型。
基于修正小波阈值的图像变分分解
姜东焕, 宋国乡
2007, 29(5): 1035-1037.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47
摘要:
Daubechies等人(2004)首先提出了图像的变分分解和小波软阈值之间的联系。小波软阈值会对图像边缘造成过度光滑,使重构图像在边缘附近产生吉布斯震荡现象,为克服该问题,本文用具有更高正则性的分段n次多项式小波阈值和指数阈值做图像分解,得到图像分解的变分泛函的近似最小值。当n越大时,图像分解的变分问题的近似最小值越逼近精确最小值。这样得到了图像的变分分解和修正小波阈值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图像分解的有效性。
双Haar小波变换系数的MAP估计及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
刘英霞, 王欣
2007, 29(5): 1038-1040. doi: 10.3724/SP.J.1146.2005.01549
摘要:
小波变换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在信号去噪中得到了重要的应用。本文对双Haar小波变换系数,提出了MAP的估计方法,并对其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小波收缩算法与软门限方法相比较,用于图像去噪时可以给出更好的结果。
基于高阶累积量虚拟阵列扩展的DOA估计
陈建, 王树勋
2007, 29(5): 1041-1044. doi: 10.3724/SP.J.1146.2005.01014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虚拟阵列扩展的DOA估计新方法。该方法基于高阶累积量孔径扩展的性质,由实际阵元的坐标与方向矢量直接计算出虚拟阵元的坐标与方向矢量,利用两种阵元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构造四阶或六阶协方差矩阵,运用MUSIC方法对非高斯独立信号源进行DOA估计。该方法在任意阵列的情况下,对非高斯独立信号源进行一维与二维DOA估计,均能准确地估计出多于实际阵元数目的方向角与仰角。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地扩展了阵列孔径,提高了阵列的空间分辨能力,有效地抑制了高斯噪声的干扰,降低了高阶累积量协方差矩阵的计算量。
三轴四元非典型声强向量阵对低频声源全空间定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陈韶华, 相敬林, 石杰, 韩鹏
2007, 29(5): 1045-1049.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02
摘要:
该文提出了应用3轴4元非典型声强向量阵在小尺度平台上对低频声源全空间定向的方法。该方法用四只传感器测量声强向量的3个正交分量,根据3个分量的几何关系来解出目标的方位。文中基于声信号的空间互谱分析,给出了声强向量阵的定向原理,并系统分析了其定向误差,包括有限差分误差、通道失配误差和环境噪声引起的误差。半消声室实验结果表明,在校正系统误差后,尺度为0.1m的非典型声强向量阵在各向同性噪声中的定向误差在1o左右,证实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利用整体退火遗传算法优化阵列改善方位估计
于斌, 黄赪东
2007, 29(5): 1050-1053.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70
摘要:
该文将非比例选择、保证收敛且易于判断收敛的整体退火遗传算法应用于优化线阵方位估计性能。优化过程中,不仅优化阵元位置改善方位估计,而且将阵元个数作为优化变量,从而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来控制阵列性能。在满足空间谱估计精度的条件下,利用较少的阵元实现超分辨估计。优点是减少信号处理量的同时,简化了设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有极强的避免过早收敛及避免局部极值的全局优化能力。
离散稳恒信号的多重分形谱的计算及其应用
陈双平, 郑浩然, 刘金霞, 童庆, 王煦法
2007, 29(5): 1054-1057.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53
摘要:
对于未知信号而言,一般将其视为稳恒信源的输出。因而,利用统计的方法计算信源输出信号的多重分形谱,与理论上计算的结果加以比较,据此就可以判断信源模型参数估计的合理性。该文给出了计算信号多重分形谱的一般方法,并且探讨了计算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染色体中碱基序列的分析中,实验结果表明,在某种程度上,碱基序列可视为某个离散稳恒信源的输出。。
基于相参脉冲时频估计的到达时间差精确估计算法研究
龚享铱, 杨广平
2007, 29(5): 1058-1060. doi: 10.3724/SP.J.1146.2005.01444
摘要:
在介绍了利用到达时间差进行多站无源定位的方法后,该文在高精度定位要求下讨论了现有到达时间差估计方法,针对相参脉冲雷达信号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时频相关方法:频率补偿到达时间差估计算法,避免了频率-时间二维搜索计算。这种方法具有估计精度高、计算量小、适用条件宽的优点。仿真试验验证了上述结论。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弹射式干扰研究
张瑛, 王建国
2007, 29(5): 1061-1064.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60
摘要:
该文针对双基地SAR不同于常规SAR的工作方式,对双基地SAR弹射式干扰进行了研究,表明弹射式干扰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双基地SAR的对抗。文中给出了双基地SAR弹射式干扰的信号模型,分析了固定转发时延弹射式干扰的原理和干扰效果,并研究了不散焦保护区与雷达参数的关系。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一种用于条带式RD算法的组合实时PGA方法
张新, 丁赤飚, 吴一戎, 梁兴东
2007, 29(5): 1065-1068.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83
摘要: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AR)分辨率的提高,方位向相位误差的影响逐渐增大,传统的相位梯度自聚焦(PGA)方法虽然可以估计出高次误差,但是通常都需要迭代,给实时成像造成了很大困难。该文结合条带式RD算法和PGA自聚焦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组合的实时PGA方法。这种方法将频移相关距离门算法(SACGS)算法与PGA算法结合,不仅大大降低了计算量,可以不用迭代而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且降低了对运动初始参数的精度要求。仿真和实际数据均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的SAR图像分割新方法
侯一民, 郭雷
2007, 29(5): 1069-1072.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59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分割新方法。在传统MRF的邻域基团势函数基础上,引入了图像邻域中各个像素的强度差值以及像素之间的距离因子,使SAR图像中空间上下文信息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根据贝叶斯定理将图像分割问题转化为最大后验概率的求取问题,运用迭代条件模型(ICM)算法求得最大后验概率的解。在实验中,将该文提出的方法、传统上使用ICM以及模拟退火(SA)优化方法的MRF分割运用于模拟的SAR图像以及真实SAR图像。比较结果证明,该文的方法在误分率以及抗噪性上更具优势。
基于最小二乘估计和小波去噪的ATI-SAR自适应相位校正方法
张焕胜, 祁海明, 杨汝良
2007, 29(5): 1073-1076. doi: 10.3724/SP.J.1146.2005.01406
摘要:
ATI-SAR系统要求两个通道的相位特性准确匹配。该文分析了ATI-SAR系统相位误差的来源,建立了ATI-SAR系统相位误差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估计和小波去噪的ATI-SAR自适应相位校正方法,给出了该相位校正方法的处理流程。计算机仿真证明在没有平台速度、偏航角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该方法仍可有效补偿ATI-SAR系统的相位误差,而且相位缠绕时,不需进行相位解缠。
双星同中心频率多发多收的方位解模糊
井伟, 邢孟道, 保铮
2007, 29(5): 1077-1082.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10
摘要:
为了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中获得高横向分辨率和宽测绘带,卫星可以采用横向孔径小的天线和较低的重复频率,此时回波信号会产生方位多普勒模糊,可以通过发射多颗卫星获得的多个空间自由度来解模糊。该文提出了沿航向分布的两颗小卫星同时独立发射中心频率相同的正负调频率信号,利用形成的3个等效相位中心通过简化滤波权矢量计算的空域滤波法来解3个方位多普勒模糊。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用于无源雷达的GPS卫星信号性能分析
杨进佩, 刘中, 朱晓华
2007, 29(5): 1083-1086. doi: 10.3724/SP.J.1146.2005.01981
摘要:
该文研究了GPS卫星信号作为照射信号的双基无源雷达信号性能。首先论述了雷达系统结构和信号模型,然后分析了雷达探测距离和信号的模糊函数特性,最后计算机仿真了GPS雷达信号的性能。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GPS卫星信号是性能优良的无源雷达信号。
高掠海角下基于Radon变换的海杂波抑制方法
李强, 张守宏, 张焕颖, 曹运合
2007, 29(5): 1087-1091.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11
摘要:
高掠海角情况下,目标完全淹没在杂波里面,这使得雷达难以对海面目标进行三维成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Radon变换的适用于高掠海角情况下三维成像处理的海杂波抑制方法。利用ISAR技术得到回波二维像,差波束补偿之后,对其进行Radon变换,再利用该文提出的结合边缘检测技术的搜索算法得到的参数,完成目标与海杂波分离处理。三维成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克服海杂波影响是有效的。
基于频域遮隔及分数阶相关的反辐射导弹检测技术
张仕元, 吴乐南
2007, 29(5): 1092-1095.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94
摘要: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频域遮隔及分数阶相关来检测反辐射导弹(ARM)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雷达回波的频域(Fourier变换)数据,根据尖锋作遮隔处理后,直接运用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和Fourier逆变换的分数阶相关方法,通过一维搜索来检测ARM。由于该方法利用了现有的Fourier数据,且分数阶Fourier变换可以通过Fourier变换实现,无需多通道相位补偿和二维搜索,故计算量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ARM信噪比低达#61485;10dB,ARM与载机回波功率比为#61485;27dB的情况下,准确地检测出ARM,从而实现ARM发射的早期告警。
基于分数阶谱相减的语音增强法
王振力, 张雄伟
2007, 29(5): 1096-1100. doi: 10.3724/SP.J.1146.2005.01002
摘要:
该文提出了基于分数阶谱相减的语音增强法(FSS)。该方法通过对带噪语音信号作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将得到的分数阶语噪混合谱与估计的分数阶噪声谱相减,最后利用分数阶Fourier反变换获得去噪后的语音信号。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存在一个最佳分数阶阶数,使得语噪混合信号能在分数阶变换域得到最好的分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增强语音的性能。计算机仿真表明,对于混有加性白噪声的男/女声发音信号,所提方法在信噪比提高量和Itakura距离减少量两个方面都优于传统的谱相减法(SS),并且增强语音中的音乐噪声得到了明显抑制。
MIMO-OFDM系统中一种新的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
周鹏, 赵春明
2007, 29(5): 1101-1105. doi: 10.3724/SP.J.1146.2005.00829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MIMO-OFDM系统中基于MMSE准则的联合迭代信道估计和符号检测算法。联合迭代算法的性能取决于初始信道估计器的精度和迭代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变换(TFT)的信道估计算法;其次提出了利用初始信道估计值与检测符号在MMSE准则下进行联合迭代信道估计和符号检测的算法。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在准静态和快时变信道条件下,新的联合迭代信道估计和符号检测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性能。
800/920/1200bps改进型多带激励语音编码器的DSP实现
王都生
2007, 29(5): 1106-1109.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51
摘要:
该文介绍了基于多带激励(MBE) 语音模型的改进型800/920/1200bps 语音编码器。该编码器采用二级离散余弦变换编码方案对逐帧变化的谱幅度参数进行自适应动态量化编码,大大减小了编码比特率,使得800~1200bps速率的MBE语音编码器的实现成为可能。该文重点介绍二级离散余弦变换编码方案及DSP硬件实现。
多径循环平稳信号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极化域平滑法
黄家才, 石要武, 陶建武
2007, 29(5): 1110-1114.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77
摘要:
针对相干循环平稳信号,该文提出一种估计二维波达方向的新方法极化域平滑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以及极化多样性,在不影响阵列孔径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可估计的相干信源数目,且具有信号选择和噪声抑制能力。估计过程中各参数自动配对。仿真结果验证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TCM好码的结构分析及构造
刘宏宇, 杨军, 张尔扬
2007, 29(5): 1115-1118.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03
摘要:
TCM(Trellis Coded Modulation)好码的具体结构多种多样,该文从网格图的角度分析了TCM好码可能的结构。并应用分析结果构造了一种TCM好码的构造算法。它不仅缩小了所搜范围,提高了搜索效率,而且得到的结果性能较好。
一种基于递归MSK的LDPC码设计准则
黄建忠, 寇倩, 童胜, 王新梅
2007, 29(5): 1119-1123.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14
摘要:
本文首先给出了基于MSK的LDPC码串行级联系统的模型,叙述了MSK的两种实现结构,分析了基于递归连续相位编码器(RCPE)MSK中的错误相关性和级联Tanner图中的环特性;最后,提出了一种LDPC码设计准则,在该准则下,基于递归MSK的LDPC码串行级联系统可以不采用交织器。仿真性能表明这种设计准则可以减小递归MSK中的错误相关性对性能的影响。
环F2+uF2上长为2e的循环码
李平, 朱士信
2007, 29(5): 1124-1126.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54
摘要:
近十多年来,有限环上的循环码一直是编码研究者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证明了R[x]/xn-1 不是主理想环,其中R=F2+uF2,u2=0且n=2e。分3种情形讨论了环R[x]/xn-1中的非零理想,并给出了R上循环码的可以唯一确定的生成元的表达形式,同时给出了R上循环码的李距离的一个上界估计。
降低OFDM信号PAPR的改进交织分割PTS方法
卢光跃, 邵朝, 罗琳
2007, 29(5): 1127-1130. doi: 10.3724/SP.J.1146.2005.01115
摘要:
该文首先证明在交织分割部分传输序列方法(IPTS)中,由于待选传输序列的非独立性而造成IPTS性能较差;为此,借助于对部分数据子块进行共轭运算来有效地增加IPTS算法中独立待选传输序列的个数,从而提高IPTS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独立待选传输序列的个数,提出的改进IPTS (MIPTS)能够以较小的运算量达到(针对离散信号)或优于(针对连续信号) APTS算法性能。
一种新型小波域运动估计算法
张磊, 涂国防
2007, 29(5): 1131-1135. doi: 10.3724/SP.J.1146.2005.00989
摘要:
离散小波变换中的位移可变性严重影响了小波域运动估计的精度。为了克服位移可变性,该文采用了一种新的双通道高通滤波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小波域运动估计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算法比现有其他同类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一种新的视频编码二次率失真模型及其性能分析
万帅, 常义林, 杨付正, 罗忠
2007, 29(5): 1136-1139.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78
摘要:
基于对视频编码比特率与内容复杂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编码二次率失真模型。该模型保留泰勒级数中的常数项,并通过合理引入内容复杂度,提高了描述实际信源率失真特性的准确性。大量实验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速率控制算法以及其他使用率失真模型的场合,以提高视频编码器的率失真性能。
一种新的基于曲线拟合的干涉光谱图像压缩算法
邓家先, 黄艳
2007, 29(5): 1140-1144. doi: 10.3724/SP.J.1146.2006.00293
摘要:
干涉光谱图像具有自身的特点,相邻谱线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谱线数据也有自身的特征,主干涉区域数据变化剧烈,而其它区域的数据呈现单调变化的趋势。根据这些特点,该文提出一种数据区域分类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将一根谱线的数据分为主干涉区域与非主干涉区域两类,主干涉区域采用数据相似匹配进行描述,而对非主干涉区域采用二次曲线拟合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这种数据分析方法有利于提高该类图像编码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降低无损压缩输出码率达0.2-0.4bpp,并且可以提高有损压缩压缩效率。
一种新的基于参数信道模型的MIMO信道估计算法
孙亮, 郭金京, 王亚峰, 杨大成
2007, 29(5): 1145-1149.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57
摘要:
针对频率选择性块衰落MIMO信道,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参数信道模型的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修正后的TST-MUSIC算法估计多径的传播时延和角度。由时延和角度信息,得到一种基于参数信道模型的信道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参数估计的维数,其性能要远远优于非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器。
双选择性信道条件下OFDM系统的频域Turbo均衡
杨炜伟, 蔡跃明
2007, 29(5): 1150-1154. doi: 10.3724/SP.J.1146.2005.00807
摘要:
未来OFDM系统将工作在高载频、高容量、高移动速率的条件下,传统的单抽头频域均衡器将不再适用。该文基于双选择性信道的ICI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OFDM系统的频域Turbo均衡(Frequency-domain Turbo Equalization, FTE)算法。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BER性能好,计算复杂度低的优点,能够很好地抑制ICI。
任意子载波分配OFDMA上行链路CFO估计及补偿方法
温杨, 黄炜, 张忠培, 饶琪
2007, 29(5): 1155-1158.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29
摘要:
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扩展。与OFDM一样,它对载波频偏(CFO)相当敏感。该文针对多用户任意子载波分配的OFDMA上行链路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导频辅助的CFO估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低复杂度CFO补偿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复杂度低,性能良好。
基于子空间跟踪的DSSS通信系统抗窄带干扰研究
张春海, 朱江, 张尔扬
2007, 29(5): 1159-1162.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09
摘要:
对接收信号自相关矩阵分析表明,窄带干扰的能量集中在一个低秩子空间(干扰子空间)内,扩频信号和噪声的能量均匀散布在整个特征空间,通过跟踪接收信号自相关矩阵大特征值对应特征矢量构成的干扰子空间,可实现对窄带干扰的有效抑制。文中采用RRLS算法跟踪干扰子空间,并根据干扰子空间最小特征值与噪声功率的比值自动确定干扰子空间的维数。分析和仿真表明子空间跟踪窄带干扰抑制算法实现复杂度低,数值稳定性好,性能优于传统的自适应横向滤波器。
乘积合并接收的差分跳频通信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上抗部分频带干扰的性能分析
陈智, 李少谦, 董彬虹
2007, 29(5): 1163-1167. doi: 10.3724/SP.J.1146.2005.01011
摘要:
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短波跳频通信技术差分跳频,频率转移函数设计和信号的检测方法是差分跳频中的关键技术。在瑞利衰落信道上,在有部分频带干扰和加性高斯白噪声共存的条件下,采用乘积合并接收的方法,对差分跳频通信系统的误符号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做出相应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在瑞利衰落信道上差分跳频通信系统采用乘积合并接收的方法要比采用线性合并接收的方法具备更好的抗部分频带干扰的性能。
一种满速率空时分组编码CDMA系统及多用户接收方案
虞湘宾, 董涛, 徐大专, 毕光国
2007, 29(5): 1168-1172.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45
摘要:
通过引入满速率空时分组码方案, 该文给出一种满速率空时分组编码CDMA系统模型, 并针对现有空时编码CDMA系统过高的译码复杂度, 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接收方案。该方案在通过类似多用户检测方法有效抑制多用户干扰后, 充分利用空时分组码的复正交性来简化原有方案高译码复杂度。与原有指数性译码复杂度相比, 该方案有着线性复杂度, 而且与满分集空时分组编码CDMA系统相比, 可实现满速率、低复杂度和部分分集, 有着相对多的空间冗余信息, 从而级联信道编码后可有效弥补部分分集所带来的性能损失。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系统容量和级联码的情况下, 所给系统比相应的满分集空时编码CDMA系统有着低的误比特率。
优化MISTY型结构的伪随机性
温凤桐, 吴文玲, 温巧燕
2007, 29(5): 1173-1176.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37
摘要:
该文对4轮MISTY和3轮双重MISTY两种结构进行了优化。在保持其安全性不变的情况下,把4轮MISTY结构中第1轮的伪随机置换,用一个XOR-泛置换代替,第2,第3轮采用相同的伪随机置换,3轮结构中第1轮的伪随机置换用XOR-泛置换代替,其它轮相同。伪随机置换的数量分别由原来的4个变为2个,3个变为1个,从而缩短了运行时间,节省了密钥量,大大降低了结构的实现成本。
面向多服务的基于大整数分解困难问题的叛逆者追踪方案
张学军, 余国林, 周利华
2007, 29(5): 1177-1181.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36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多服务的基于大整数分解困难问题的叛逆者追踪方案。该方案的主要思想是基于大整数分解困难问题构造等式,并引进参数传递服务密钥,解密时利用上述等式和服务密钥可获得会话密钥。与现有两种方案相比,新方案具有多服务、黑盒追踪、密文长度是常量、增加用户或撤销用户以及前向安全性和后向安全性等优点,整体性能好于现有两种方案。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通信网告警相关性和故障诊断模型
邓歆, 孟洛明
2007, 29(5): 1182-1186.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90
摘要:
该文采用贝叶斯网络建立告警相关性和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介绍了基于贝叶斯网络推理的基本概念。提出了通信网功能分层结构的思想,建立不同网络层次间的故障传播模型。详细讨论了从故障传播模型中构造贝叶斯网络,以及分布式告警相关性模型的实现框架。最后结合SDH over DWDM系统,具体分析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告警相关性分析过程及实验结果。实验证明利用贝叶斯网络能够准确定位通信网根故障点。
针对MPLS网络流量工程的链路关键性路由算法
唐治果, 李乐民, 虞红芳
2007, 29(5): 1187-1190.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40
摘要:
该文针对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流量工程提出了一种链路关键性路由算法(LCRA),该算法通过定义链路的平均期望负载来确定链路的关键性,进而映射为链路的权值来决定路由的选择。该算法的目的是使网络快捷地建立尽可能多的有带宽保证的路由,并且使这些路由均衡通过网络,实现网络负载均衡。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路由拒绝率和重路由性能方面有很好的表现,并且路由的建立时间相当快捷。
一种新的快速响应的AQM算法
张天魁, 郭彩丽, 曾志民, 冯春燕
2007, 29(5): 1191-1193. doi: 10.3724/SP.J.1146.2005.01443
摘要:
该文应用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快速响应特征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 PI)控制器,并以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算法,称为Active PI算法(简称A-PI)。A-PI用一组参数实现快速响应,用另一组参数保证队长稳定,使用门限值实现两组参数间平滑切换,算法实现简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A-PI算法在保证队长稳定的同时实现了对不同网络环境的快速响应。
基于多优先级时延预留的接入控制机制
徐兴, 叶梧, 冯穗力
2007, 29(5): 1194-1197.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79
摘要:
该文提出一种多优先级时延预留的呼叫接入控制机制,通过对不同的优先级业务采用不同的时延门限来控制业务的接入来保证网络服务质量(QoS)。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不但较好地提供了对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率,也保证了对低优先级业务的服务,同时网络利用率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基于缓存窗口和段补丁预取的流媒体动态调度算法
杨戈, 朱晓民, 廖建新, 黄海
2007, 29(5): 1198-1201. doi: 10.3724/SP.J.1146.2006.00484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缓存窗口和段补丁预取的移动流媒体动态调度算法,采用代理缓存窗口自适应伸缩和分段缓存补丁块方案,实现了移动流媒体对象在代理服务器中缓存的数据量和其流行度成正比的原则。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客户请求到达速率的变化,该算法比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最大缓存空间相同的情况下,能显著减少通过补丁通道传输的补丁数据,从而降低了服务器和骨干网络带宽的使用,能快速缓存媒体对象到缓存窗口,同时减少了代理服务器的缓存平均占有量。
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机制RNTA算法的研究与仿真
张振江, 刘云
2007, 29(5): 1202-1205. doi: 10.3724/SP.J.1146.2006.01219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积小与能量受限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传输机制RNTA算法,即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部分冗余节点组成中继树,并利用该树作为网络内信息传输的代理,完成了信息从簇头到基站的传输,达到了节省正常节点和簇头能量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
基于名声、可用带宽和最小跳数的多量度自适应Ad hoc路由协议
陈晨, 裴昌幸, 郭楠, 陈南, 易运晖
2007, 29(5): 1206-1210. doi: 10.3724/SP.J.1146.2006.00081
摘要:
通过对实际Ad hoc网络中节点通信情况的研究,考虑到网络中节点的自私性以及单纯使用最小跳数选路方法的缺陷,综合考虑名声、可用带宽和最小跳数,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量度。基于这个量度,借鉴TOPP(Trains Of Packet Pairs)测量可用带宽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快速测量逐跳可用带宽的方法,并通过MAC层和网络层的跨层设计,提出了一个基于以上混合量度的路由协议(Ad hoc Routing Based on Fame,Available Bandwidth and Minimum Hops, ARBFAM)。通过使用该协议在不同场景的网络环境中仿真证明,该路由协议在节点公平性,网络的拥塞控制和负载均衡,网络的平均寿命,网络的端到端吞吐量,平均端到端延迟方面较DSR都有较大的改善。
一种新的基于节点位置的自组网区域路由算法
王杉, 尹浩, 魏急波
2007, 29(5): 1211-1214.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51
摘要:
群组移动是战术自组网中典型的节点运动模式,群组的特性限制了区域路由协议中区域的形成,对路由性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位置信息的引入对此会有较好的改善,该文提出修正的区域路由算法利用节点位置信息,使得区域内的邻节点更新过程获得更有效的触发,从而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广播报文开销。同时,采用网络直径缩短了按需过程中的路由查询长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位置信息修正的区域路由算法在群组移动模式下,时延、吞吐量等性能指标有着较明显的提升。
复杂信息系统支撑平台研究
王琨, 尹忠海, 周利华, 袁峰
2007, 29(5): 1215-1219. doi: 10.3724/SP.J.1146.2005.01685
摘要:
保障复杂信息系统(CIS)的安全、互操作、可扩展和可管理非常关键。该文提出安全的CIS体系结构模型以指导CIS的建设或改造。模型把CIS划分为不同层次以降低系统复杂度,采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互操作和可扩展,使用密码支撑层、安全防护与可靠性支持层在不同层面保证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系统管理层与各层交互,实现系统的可管理性。某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案例及其网络统计、网络仿真证明模型不会影响业务系统性能。模型适用于政府、军队、银行等高安全级别的信息系统。适当简化模型中相应层次,模型也可用于相对简单的信息系统。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连通群的休眠调度算法
董蕾, 于宏毅, 张霞
2007, 29(5): 1220-1223.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81
摘要:
该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性和连通性问题,在假设传感器节点地理位置信息已知的条件下,设计了一种包含全连通群的建立和维护以及群内节点休眠调度的全新算法。该算法采用保证群内节点彼此一跳可达的全连通群分群方法,以及分布式节能的休眠调度策略,最大程度上减少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寿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性和连通性,且能耗较低。
基于ARMA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李捷, 刘先省, 韩志杰
2007, 29(5): 1224-1227.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87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流量预测研究对于WSN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WSN的特点,结合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该文提出了一个面向WSN的流量预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利用本算法对WSN的多路径路由机制进行改进后,可进一步提高WSN的生存期。
基于形态的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研究
董晓莉, 顾成奎, 王正欧
2007, 29(5): 1228-1231.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10
摘要:
时间序列重新描述和相似性度量是时间序列数据挖掘的研究基础,对提高挖掘任务的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形态的时间序列符号描述,并给出相应的距离公式,以度量时间序列的相似性。该方法直观简洁,对数据的平移、伸缩不敏感,能够反映序列趋势变化的程度、去除噪声的影响,满足时间多分辨率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聚类性能,可以在不同分辨率下有效度量时间序列的形态相似性。
棱边元分区的区域分解算法及其在电磁问题中的应用
吕志清, 安翔, 洪伟
2007, 29(5): 1232-1235. doi: 10.3724/SP.J.1146.2005.01122
摘要:
针对三维电磁问题,该文提出了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剖分计算区域,并按单元进行区域划分的区域分解算法。将原求解区域划分为若干个不重叠的子区域,先通过求解容量矩阵获得子区域之间连接边界上的场值,再利用矢量有限元快速计算出每个子区域内部的场值,显著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存储量。通过引入预条件的Krylov子空间法求解容量矩阵方程,加速了收敛,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二维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技术
袁智皓, 耿军平, 金荣洪, 范瑜
2007, 29(5): 1236-1239.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75
摘要:
该文运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不等幅激励的矩形平面阵列天线的最大旁瓣电平进行了优化,采用对全局最优粒子微扰和跳变的惯性权重策略,并使用粒子群算法本身对参数组合进行了优化选择。新算法大大改善了优化速度和收敛精度。对二维阵列天线旁瓣电平优化和稀疏阵列方向图综合的良好结果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通道间幅度相位不一致对干涉仪测向的影响和解决方法
张伟华, 邹芳, 张文明, 肖顺平
2007, 29(5): 1240-1242. doi: 10.3724/SP.J.1146.2005.01238
摘要:
该文着重分析了通道不一致对干涉仪测向带来的影响,给出了分析结果。利用自动增益控制原理,建立了消除通道不一致对干涉仪测向影响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该模型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测向系统。
横切窄缝屏蔽双绞线的电磁泄漏
田方, 龚中麟
2007, 29(5): 1243-1246. doi: 10.3724/SP.J.1146.2006.00227
摘要:
本文对屏蔽层横切窄缝的屏蔽双绞线的电磁泄漏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切缝屏蔽双绞线的电磁泄漏机制,并把其等效为级联网络。采用混合方法,即传输线链参方法、有限元方法和亚网格FDTD方法相结合,对切缝屏蔽双绞线的电磁泄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500MHz以下的频率内,即使屏蔽层被切断,屏蔽双绞线泄漏的能量最多不超过1%。
一种应用于WLAN相位可调的本振缓冲器
罗可欣, 罗嵘, 郑吉华, 杨华中
2007, 29(5): 1247-1249. doi: 10.3724/SP.J.1146.2006.00181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WLAN相位可调的本振缓冲器,用于校准直接下变频收发机的I/Q两路不平衡。该电路通过开关输入MOS管源极的电容阵列,延迟本振信号,从而调节信号的相位。该文采用SMIC 0.18m工艺实现了4.8~6GHz的I/Q两路本振缓冲器的设计,其版图面积为650550m2。仿真结果表明,在5位控制字作用下,I或者Q路本振缓冲器的相移在0~8的范围内呈现近乎线性的变化,而本振缓冲器的输出功率的变化范围只有0.2dB。
不同注入脉冲信号的功率谱计算
畅艺峰, 李存永
2007, 29(5): 1250-1253. doi: 10.3724/SP.J.1146.2005.00779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冲信号功率谱计算方法。采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对矩形、正弦和三角等多种注入脉冲信号的功率谱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注入脉冲对半导体器件和电路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相对正弦脉冲、三角脉冲等注入波形,矩形脉冲的功率谱较大,因此矩形注入脉冲更容易导致器件和电路失效,仿真与计算结果一致。采用本文的功率谱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明确的功率谱函数关系,而且相对已有计算方法,其计算量也较小。
硅基片上螺旋电感宽带物理模型
郑薇, 王向展, 任军, 杨帆, 尤焕成, 李竞春, 杨谟华
2007, 29(5): 1254-1257.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96
摘要:
针对高损耗硅衬底,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方法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计入了趋肤效应、邻近效应和衬底涡流损耗对螺旋电感串联电感Ls与串联电阻Rs频率特性的制约,并通过n等效电路结构模拟了寄生电容的分布特性,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片上螺旋电感物理模型。通过与全波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在20GHz范围内由该模型导出的等效电感Leff,等效电阻Reff和Q值误差均在7%以内。该模型可望用于硅基射频集成电路中螺旋电感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优化设计。
综述概论
极化干涉SAR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吴一戎, 洪文, 王彦平
2007, 29(5): 1258-1262. doi: 10.3724/SP.J.1146.2006.00886
摘要:
阐述极化与干涉结合的基本考虑,介绍极化干涉SAR相干最优和相干目标分解的基本思想,总结分析极化干涉SAR技术、典型星载极化SAR系统研制和极化干涉SAR应用的研究现状,以得到开展极化干涉SAR技术研究的启示。
研究简报
多注速调管外加载谐振腔的分析和模拟
张丁
2007, 29(5): 1263-1266. doi: 10.3724/SP.J.1146.2006.01300
摘要:
该文对多注速调管谐振腔内加载技术和外加载技术以及相关的微波吸收材料作了分析和比较;理论上阐明外加载谐振腔品质因数的调节途径,用MWS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外加载谐振腔;对由此产生的模式不对称性进行校正,找出了外加载谐振腔品质因数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仿真线设计及其FPGA实现
张海燕, 李欣, 田书峰
2007, 29(5): 1267-1270. doi: 10.3724/SP.J.1146.2005.01447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BP神经网络实现仿真线的方法。首先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结构,用离线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逼近传输线的传递函数,然后用STAM算法以较少的存储空间实现BP神经网络的激励函数近似,进而用FPGA和D/A转换器进行硬件实现。文中基于FPGA对长度为10000m,特性阻抗为55的同轴电缆进行了仿真线的硬件实现,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推广到传递函数未知的传输网络的仿真应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