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与信息学报》2025年若干重要举措通知



为提升国际可见度、促进学术交流、提高检索效率,自2025年第1期起,所有新投稿件及尚未完成纸刊出版的文章,将全面实行英文长摘要。
详细参考:
设立“卓越领军专栏”,特邀院士、国家领军人才、行业顶尖专家等组织高质量稿件,充分发挥领军期刊的学术引领作用。
为聚焦前沿领域、提升期刊影响力,学报2025年面向学术界公开征集“前沿学术专题”,并完善专题编委会制度与职责,提升专题质量与学术服务水平。
详细参考:
为适应数字化转型与传播创新,学报鼓励多元化投稿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学者观点、行业长综述、前沿热点专题/专栏、数据集论文等。
学报支持代码开源出版,鼓励作者提供论文的多语言版本,并依托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平台,支持附加代码、数据集、视频演示等多媒体内容,顺应“可重复研究”趋势。
数据集论文参考:
为吸纳重大科技成果及时效性要求高的高质量论文,学报正式开通“特约渠道”,提供极速优先出版及多项奖励。
进入方式:投稿前,由约稿专家或作者本人向编辑部提出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可进入特约渠道。
渠道优势:极速出版、点对点编辑服务、资金奖励、全面宣传。
稿件要求:论文内容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可公开发表,为专家亲笔撰写的重大科研成果,对研究领域具有潜在重要影响力,书写规范。
编辑部联系:
陈老师:
邮箱:qchen@mail.ie.ac.cn
电话:010-58887066
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增强期刊社会影响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学报面向广大专家、作者及读者征集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原创科普短视频、报告及文章。
优秀作品将在学报融媒体平台发布,并给予资金奖励及学报/学会年度评奖评优资格。
投稿联系:
马老师
邮箱:maxq@aircas.ac.cn
微信:M696666
为提升论文质量、增强学术信誉、优化审稿流程,学报将邀请领域专家担任“责编专家”,对论文的学术科学性、前沿性进行把关,并提供指导性意见。“责编专家”将在文末署名并出版。
学报高度重视学生群体,鼓励优秀博士生、硕士生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身份投稿代表性研究成果,努力将学报打造为电子与信息领域优秀创新成果的展示平台。
《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
2025年2月





▌本文来源:电子与信息学报微信公众号(ID: dzyxxxb)
本文系《电子与信息学报》独家稿件,内容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属于原作者。欢迎评论、转载,转载请与本号联系授权,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
本号发布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等问题,请在2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由于平台差异,涉及论文内容,难免出现参量、公式格式不够准确,具体以论文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