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学报》(以下简称“学报”)自1979年创刊以来,始终站在电子与信息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中文领军期刊”。学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主办,致力于发布电子与信息领域内创新性、高水平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和阶段性研究进展。
学报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每月1期,平均审稿周期仅为26天,年发文量约500篇,拥有行业领先的融媒体宣传平台,是领域内最大且最活跃的学术社区之一。作为电子与信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中文科技期刊,学报不仅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行业发声的权威媒体。
学报已被ESCI、EI Compendex、Scopus、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主流数据库收录。
重点报道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集成电路、芯片与传感器设计、数字与阵列信号处理、无线通信与物联网、电子对抗、雷达、声呐与导航、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密码学与信息安全、计算机技术、医工结合及其他电子与信息相关交叉学科。
投稿请访问学报官网(https://jeit.ac.cn/),点击“作者中心”进行注册和投稿。稿件需排版成word文档,单栏格式,字迹清晰,图表和参考文献齐全,并提供摘要和3至5个关键词。同时,需注明中图分类号,并提供英文长摘要,包括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单位名称及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稿件请按2025年最新模板进行排版(单栏),投稿篇幅尽量不超过12页,长文综述可适当放宽。
为适应数字化转型与传播创新,学报鼓励多元化投稿形式,包括学者观点、行业长综述、前沿热点专题/专刊、数据集论文等。学报支持代码开源出版,鼓励作者提供论文的多语言版本,并依托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平台,支持附加代码、数据集、视频演示等多媒体内容,顺应“可重复研究”趋势。投稿时如遇文件大小限制,可联系编辑部。
学报是电子与信息领域优秀创新成果的展示平台,高度重视学生群体,鼓励优秀博士生、硕士生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身份投稿代表性研究成果。我们期待您的来稿,共同推动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学术进步与创新。
点击下载:
注意:
现列出初审不通过及退稿常见问题,请作者注意,以提高投稿成功率,也节省时间:
(1) 投稿时必须上传BM审查文件、知识产权传承诺书和版权转让承诺书电子文件,纸质文件可以在初审通过后邮寄到编辑部(快递无特殊要求,优先推荐EMS、顺丰),编辑部只有在收到书面的保密审查证明(加盖单位保密主管部门公章)和知识产权承诺书原件后,方能将稿件送外审专家审阅;
(2) 参考文献须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排序,凡中文文献要同时给出相应的英文信息。每篇文章引用文献一般不少于 15 条,且须引用近两年发表的期刊/会议文献数量不少于全部参考文献的 30%,每篇文章自引文献(引用《电子与信息学报》本刊文章)不超过3条;
(3) 初审通过后,审稿费用的缴纳以邮件通知为准(如缴纳方式等详细内容),由于本刊费用和发票纳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财务统一管理,因此稿件系统中缴费状态更新不及时是正常的,作者缴费后无需担心。
编辑部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邮编:100190
电话:
010-58887066 (陈老师:初审、外审、定期出版等);
010-58887064 (余老师、刘老师:稿件编校进程、费用、发票等)
邮箱:jeit@mail.ie.ac.cn
QQ号: 2698853415
微信公众号:dzyxx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