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第三届电子与信息前沿学术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

发布日期: 2024-06-25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三届电子与信息前沿学术会议隆重召开

6月21-22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电子与信息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辑部主办,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某研究所、目标认知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RISTA)及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三届电子与信息前沿学术会议在南京成功召开。会议以“面向未来的空天通信与物联网”为主题,近30名院士及知名专家作了精彩学术报告
6月2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电子与信息学报》主编付琨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院士、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分别致开幕式欢迎辞。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院士作报告《太赫兹量子电磁学理论与实验研究进展》,中国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邬江兴院士作报告《多模态网络环境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实践》,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孙胜利院士作报告《元视觉——复杂科学背景下的空间信息获取技术发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陆军院士作报告《现代信息科技产业体系建设》,军事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电子与信息学报》副主编何元智研究员作报告《全球泛在连接新模式——手机直连卫星》,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朱洪波教授作报告《新基建战略驱动的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

学报编辑部主任陈倩副研究员主持了《电子与信息学报》创刊45周年特刊发布仪式、创刊45周年杰出贡献奖颁发仪式、数据集论文发布仪式以及新增编委授聘书、2022-2023年度优秀编委、2023年度优秀审稿人、2023年度优秀论文颁奖环节。
6月22日下午,会议举行了“通信与物联网”、“通信与信息安全”、“智能超表面技术与应用”三个专题会议。其中,专题一:“通信与物联网”专题会议,军事科学院尹浩院士致欢迎词,东南大学王承祥教授作《无人机通信信道特性分析与建模》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张钦宇教授作《可重构的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报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崔曙光教授作《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6G核心技术与应用》报告,复旦大学高跃教授作报告《卫星互联网数字孪生系统挑战与关键技术》,清华大学朱文武教授团队作报告《面向物联网的AI模型轻量化研究》,挪威奥斯陆大学张彦教授作报告《泛在算力网络》,上海交通大学陶梅霞教授作报告《低轨卫星网络中基于多星协作的内容分发与波束赋形》。
圆桌论坛环节,北京邮电大学陶小峰教授、中国移动首席专家刘光毅、中兴通讯段向阳副总裁、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吴建军副秘书长、深圳大学全智教授、南京邮电大学赵海涛教授共同交流了6G通智感融合发展的关键议题及发展,并就其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
专题二:“通信与信息安全”专题会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付琨研究员致辞,对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北京邮电大学杨义先教授作报告《安全通论——刷新你的安全观》,上海交通大学谷大武教授作报告《密码模块的物理信息泄漏分析与实践》,浙江大学任奎教授作报告《智能网联车安全:前沿与挑战》,复旦大学杨珉教授作报告《AI大模型安全评测与治理》,东南大学胡爱群教授作报告《利用无线信道的物理特性实现保密通信的可行性》,西安交通大学苏洲教授作报告《跨层协同网络通信安全关键技术》,贵州大学陈玉玲教授作报告《大模型知识可控共享与安全研究及应用》,中科星光信息张春董事长作报告《电磁信息融合处理与安全研究》。
圆桌论坛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朱浩瑾教授、中国通用技术研究院郭云彪 教授、中关村国家实验室云晓春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徐勇 教授、浙江大学徐文渊教授、原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李守鹏教授等共同围绕“空天时代的AI 安全新挑战”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专题三:“智能超表面技术与应用”专题会议,崔铁军院士致欢迎词。报告环节,金石教授(东南大学)作报告《面向智能超表面的信道估计与通感一体关键技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张瑞教授作报告《IRS Meets ISAC for 6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清华大学戴凌龙 教授团队作报告《信道编码启发的高精度RIS 波束训练方法》、中兴通讯资深专家菅梦楠作报告《智能超表面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探索》,浙江大学杨照辉研究员作报告《RIS 辅助的智能通信计算融合系统》,南京大学吴敬波教授作报告《基于液晶和相变材料的太赫兹智能超表面》,东南大学戴俊彦副研究员作报告《智能超表面无线通信及感知技术研究》。
圆桌论坛环节,中国联通刘秋妍主任研究员、中国移动首席专家袁弋非 、中国电信高级工程师李南希、中兴通讯高级系统工程师张楠、中信科移动正高级工程师苏昕、vivo通信研究院预研专家杨坤等围绕主题“RIS 标准化与产业落地的机遇与挑战”,针对RIS关键应用、ITU定义6G关键技术指标及RIS如何更好地推动标准化及产业化等议题展开交流探讨。
6月21日晚,《电子与信息学报》第九届编委会届中会议成功召开,学报主编付琨研究员、副主编何元智研究员、金海教授、曾晓洋教授、黄华教授、钱志鸿教授及邢孟道教授等80余名编委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复旦大学曾晓洋教授主持,学报主编付琨研究员向参会编委致欢迎辞。学报编辑部主任陈倩副研究员全面汇报了《电子与信息学报》近期工作情况,总结了学报优势以及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介绍了最新增选编委。随后,编委代表踊跃发言,对学报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多项宝贵意见。最后,主编付琨研究员做总结发言,感谢编委专家对学报的支持,并对学报提出期望,希望学报认真总结,深耕不辍,全力把学报建设好。
电子与信息前沿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国内从事电子与信息领域研究的学者打造了一个优秀的学术交流平台。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所和企业,超过130个单位、5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了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前沿热点、创新思想、技术挑战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对推动电子与信息科学领域的理论、技术在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4-06-25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