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28卷  第10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基于模糊聚类的信源个数检测新算法
包志强, 韩冰, 吴顺君
2006, 28(10): 1761-1765.
摘要:
信源个数检测方法的研究是目前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它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许多高分辨测向算法的精确度。然而现有的检测方法对于不同的噪声环境非常敏感;而且随着快拍数的减少性能迅速下降。基于以上的限制与缺陷,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信源个数检测方法。在两种不同噪声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基于联合对角化的近场源参数估计
周祎, 冯大政, 刘建强
2006, 28(10): 1766-1769.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对角化的近场源信号到达方向和距离的联合估计算法。首先利用二阶统计量构造白化矩阵,再基于阵列接收数据的高阶累积量矩阵的对角结构信息利用联合对角化方法估计近场信号的阵列方向矩阵,从而由阵列导向矢量联合估计信号源的到达方向和距离。与高阶ESPRIT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提高阵元利用效率,同时不需要参数配对算法。计算机仿真实验证实了所给算法的有效性。
调制指数为整数和半整数的连续相位调制信号的盲检测
张仔兵, 李立萍, 肖先赐
2006, 28(10): 1770-1773.
摘要:
根据调制指数为整数和半整数的连续相位调制(CPM)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该文提出一种在未知编码序列、载频、码元宽度及峰值频率偏移等参数的情况下对CPM信号的盲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对传统循环谱分析器的改进。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并容易实现,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基于符号动力学的混沌信号处理研究
金文光, 王金铭
2006, 28(10): 1774-1777.
摘要:
基于1-D分段线性映射函数构造的混沌系统符号动力学,该文研究了一种能直接对混沌符号序列进行加、减及乘法运算的方法。由两串符号序列之间的轨道距离定义推导并证明了相应的运算法则。通过FIR数字滤波器卷积和操作的计算机数值仿真表明,采用这些方法运算得到的结果与传统二进制算术编码算法完全等效,可应用于混沌信号处理系统。
基于FFT的两种伪码快速捕获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李菊, 陈禾, 金俊坤, 吴嗣亮
2006, 28(10): 1778-1781.
摘要:
该文提出两种基于FFT的伪码快速捕获方案,一种是基于分数倍采样率转换器的快捕方案;另一种是基于抽取器的快捕方案。两种伪码快捕电路均利用设计复用技术使硬件规模大幅减少;采用并行设计使系统的运算速度大大提高;采用块浮点算法以提高动态范围和运算精度。两种快捕电路均由一块FPGA实现。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分数倍采样率转换器的快捕电路与基于抽取器的快捕电路相比,占用的硬件资源较大,但是捕获精度更高。
图像插值方法对互信息局部极值的影响分析
杨烜, 裴继红, 谢维信
2006, 28(10): 1782-1785.
摘要:
多模态图像配准中常使用互信息作为配准度量,互信息中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一般是利用图像灰度对的统计值来代替的,而图像插值可能产生新的灰度对,造成互信息出现局部极值。该文利用一维信号从理论上分析了线性和最近邻两种插值方法对互信息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线性插值造成互信息局部极值的可能性较小,而最近邻插值会使互信息出现周期性局部极值。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文的结论。分析结果对基于互信息的多模态图像配准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基于语音谐波结构的鲁棒特征参数及其在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
张玲华, 郑宝玉, 杨震
2006, 28(10): 1786-1789.
摘要:
通过对纯净语音及含噪语音短时谱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基音频率及其谐波结构的新的语音特征参数。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倒谱特征相比,新特征对加性白噪声相对较不敏感,在闭集文本无关说话人识别中,新特征可以在加性白高斯噪声环境下提高系统的说话人识别率。
直觉模糊条件推理与可信度传播
雷英杰, 王宝树, 王晶晶
2006, 28(10): 1790-1793.
摘要:
针对直觉模糊逻辑及命题演算,基于直觉指数所表征的中立证据中支持与反对的程度呈均衡状态的假设,提出利用隶属度与犹豫度计算直觉模糊逻辑命题真值的对称合成方法,给出直觉模糊逻辑命题的运算规则。重点研究了基于直觉模糊逻辑的条件推理方法,包括直觉模糊蕴涵式推理、条件式推理、多重式推理、多维式推理及多重多维式推理等;推导了相关的推理合成运算公式。针对带有可信度因子的直觉模糊逻辑推理,包括典型的、加权的及狭义的直觉模糊推理;分析了规则中的可信度因子传播对结论可信度的影响;给出了相关的计算结论真值的公式。
面向桥梁目标自动检测的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模型与方法
蒋咏梅, 刘伟, 雷琳
2006, 28(10): 1794-1797.
摘要:
作为信息增值的一种有效手段,图像融合技术已广泛地用于成像遥感应用领域。面向目标识别的图像融合需依据不同的目标任务建立不同的融合模型。该文提出了适于桥梁目标自动检测的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模型和方法。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数据源特性、遥感图像中的桥梁目标特征和目标背景特征,能在复杂大幅场景中有效地检测桥梁。真实多源遥感图像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高倍数SAR原始数据压缩算法
潘志刚, 王岩飞
2006, 28(10): 1798-1801.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提升小波变换的SAR原始数据压缩算法。在该算法中,针对SAR原始数据特点,提出一种有效的小波子带比特分配策略,为获得最优量化增益,在高比特率和低比特率两种情况下,分别采用均匀和非均匀Lloyd-Max量化器对小波系数进行量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BAQ和BAVQ算法相比,在信噪比和图像质量等各方面指标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SAR图像目标的融合检测方法
张琦, 高贵, 匡纲要
2006, 28(10): 1802-1805.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扩展分形特征和局部对比度特征进行融合的SAR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分析了扩展分形特征的尺度敏感性及其在不同目标杂波模型下的二阶统计特性,分析表明扩展分形特征在目标检测中存在负值效应,即在正确检测出目标的同时把一些与目标具有相似形状而灰度值较低的区域也检测出来。而CFAR检测方法只利用了目标的局部对比度信息,不存在负值效应,但在强杂波环境中的检测结果存在很高的虚警。两种方法的融合可以滤除大量杂波虚警而保持目标。实测数据的融合检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ScanSAR的Scalloping辐射误差研究
明峰, 洪峻, 吴一戎
2006, 28(10): 1806-1808.
摘要:
由于在观测带内采用了多波束扫描的工作模式,使得ScanSAR产生了固有的周期性的scalloping效应,影响了ScanSAR的辐射特性。该文基于ScanSAR工作模式的特点,研究了scalloping产生的机理和性质,定量地分析了scalloping引起的辐射误差以及多普勒中心误差与scalloping的关系,并研究了对scalloping进行校正后的剩余误差问题。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抗干扰性能分析
唐波, 王卫延
2006, 28(10): 1809-1811.
摘要:
在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子对抗研究中,有源欺骗干扰方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从合成孔径雷达反对抗的角度出发,就需要研究对有源欺骗干扰方法的反对抗措施。因此,该文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分析。该文指出利用InSAR可有效地识别有源欺骗干扰,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有源欺骗干扰的影响。其中,对欺骗干扰的识别利用了InSAR的干涉相位图,干扰将使干涉相位图发生畸变。
基于参数引导的对宽带SAR的类杂波干扰
李江源, 王建国, 杨建宇
2006, 28(10): 1812-1816.
摘要:
宽带高分辩SAR背景杂波对SAR目标检测和识别可造成严重影响。该文针对SAR的这种弱点,在匹配干扰的思路下,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频、多普勒域多维匹配覆盖的类杂波干扰。文中研究了用零记忆非线性(ZMNL)变换法模拟生成相关统计分布杂波。由于传统的数字储频转发式的干扰方式不适合宽带信号,该文研究了参数引导的宽带类杂波干扰产生机理和窄带拼接的宽带干扰信号实现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对于宽带SAR的干扰有效性。
伪码引信瞄准式欺骗性干扰及硬件实现
胡泽宾, 赵惠昌
2006, 28(10): 1817-1819.
摘要:
该文首先介绍了伪随机码调相引信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伪随机码调相引信瞄准式欺骗性干扰机方案,并给出了各部分电路的原理及硬件实现,主要包括伪码调相信号的解调、解调后的伪码序列的识别与重构、干扰波形的调制发射等关键部件。从各部分电路的试验结果来看,本设计原理正确,方案可行。
基于提升小波的多重数字音频水印
王让定, 徐达文
2006, 28(10): 1820-1826.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提升小波域同时嵌入鲁棒水印和易损水印的音频水印算法。原始音频信号经过提升小波变换后,将低频小波系数进行均值量化嵌入鲁棒水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不可感知性;对高频小波系数直接进行单个系数量化嵌入易损水印,当音频内容发生篡改时,这些水印信息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可以鉴定原始音频的完整性。水印的提取不需要原始音频信号。实验结果表明,鲁棒水印对MP3压缩、低通滤波、加噪、重量化、重采样等信号处理攻击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而易损水印对上述攻击则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部分功率训练序列与OFDM承载数据的优化分离
刘田, 唐友喜, 赵宏志, 宋丽英, 李少谦
2006, 28(10): 1827-1830.
摘要:
在采用部分功率训练序列同步的OFDM系统中,接收到的OFDM承载的数据信号会受到部分功率训练序列的严重干扰。由于信道估计的误差,使得对训练序列的分离同样存在误差。本文给出了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一种优化的抑制训练序列对OFDM承载数据的干扰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优化的训练序列对消因子。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Rice信道下LDPC码密度进化的研究
徐华, 徐澄圻
2006, 28(10): 1831-1836.
摘要:
应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译码消息的密度进化可以得到码集的噪声门限,依此评价不同译码算法的性能,并可以用来优化非正则LDPC码的次数分布对。该文首先以Rice信道下正则LDPC码为例,讨论了不同量化阶数及步长时BP,BP-based 和offset BP-based 3种译码算法的DDE(Discrete Density Evolution)分析,接着在offset BP-based译码算法的DDE分析基础上,采用差分进化方法对Rice信道下非正则LDPC码的次数分布对进行了优化,得出了相应的噪声门限。最后,给出了Rice信道下码率为1/2的优化非正则LDPC码的概率聚集函数(PMF)进化曲线。
高斯近似法下LDPC码tanh法则优化近似新方法
郑贺, 胡捍英, 周华莹
2006, 28(10): 1837-1841.
摘要:
该文利用高斯近似法,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的tanh法则优化近似新方法。提出反对称分布与同构广义对称分布新概念,推导出同构广义对称分布条件下若干重要结论,并给出tanh法则最优近似式的计算实现方法。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对一系列(3,6)规则低密度校验(LDPC)码的实验仿真显示,与传统Hagenauer近似法相比,该最优近似方法在不明显增加译码复杂度前提下,对LDPC码译码性能够带来一定改善。
一种新的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在直扩超宽带系统中的应用
梁中华, 朱世华, 王绍鹏
2006, 28(10): 1842-1845.
摘要:
基于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与求解线性方程组的等价性,该文针对直扩超宽带(DS-UWB)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方案。该方案把最优化模型转化为线性方程组的形式,并用一种有效的迭代方法即共轭梯度(Conjugate Gradient, CG)算法来实现自适应滤波。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窄带干扰抑制方案相比,该文提出的方案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因此在低功耗、低成本及简易实用的室内超宽带应用场合,适合作为一种可选的折衷方案。
随机桥方法研究超宽带无线信道
扈罗全, 朱洪波
2006, 28(10): 1846-1850.
摘要:
该文使用随机桥方法研究超宽带室内多径信道。首先介绍随机桥理论,分析UWB室内多径信道的物理基础;然后对UWB脉冲信号失真问题和脉冲信号的相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把UWB信号在信道中发生的传播损耗和与散射体发生碰撞产生的损耗分开,假设UWB多径信号的传播路径为布朗桥过程,同时采用双值相位假设,得到布朗桥模型信道冲激响应。对有金属网格玻璃门反射的走廊环境进行仿真,得到的UWB信道功率时延分布与公布的UWB信道测量结果一致。
一种基于等效容量的链路性能预测方法
刘真, 段然, 晋云根, 杨大成
2006, 28(10): 1851-1853.
摘要:
该文提出一种在信道复杂变化时对链路性能进行准确预测的方法。在介绍了一种基于Shannon信道容量的量度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能够反应信道衰落速度的惩罚因子Q。对于不同的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给出了Q 与信道变化程度的关系式,以及需要参考的AWGN信道下的性能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地反映出信道的变化程度,从而使得预测更加准确。该文虽以Turbo码性能的预测为例,但是很容易就可以推广到其他链路级的情况。
使用空载波的OFDM频率同步方法分析与改进
吴杰, 李建东
2006, 28(10): 1854-1857.
摘要:
该文分析了利用空载波进行频率偏移估计的一般方法,着重分析了在任意空载波分布下,包含有信道零点的频率同步算法。文章指出了空载波分布与信道零点分布对载波同步算法的影响,并提出了自适应的分布空载波以消除频率估计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在任意子载波分布时比常规方法性能有明显提高。
一种新的多速率时频码MB-OFDM超宽带系统模型
董伟杰, 俞能海, 尹勇
2006, 28(10): 1858-1861.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用户超宽带系统模型,该模型基于MB-OFDM系统,各个用户的数据通过在时域和频域同时进行的一种编码(Time-Frequency Code,TFC)进行区分。同时给出了针对这种系统的一种自适应TFC分配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每个用户的最小传输速率请求的前提下,使传输功率最小化。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系统及其相应的TFC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多速率用户接入系统的能力,并且有效地节省发射功率,而这正是一个超宽带系统所需要的。
MIMO通信系统中一种新的自适应均衡方法
周亮, 邱玲, 朱近康
2006, 28(10): 1862-1865.
摘要:
该文提出了时变频率选择性衰落环境下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一种新的基于递归最小二乘(RLS)的自适应干扰对消的判决反馈均衡方法(RLS-IC-DFE)。该方法将每个数据子流上的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等效为一个加长的新的均衡器,并把已解出的子流数据作为新的输入参数,应用RLS算法自适应调整新的均衡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自适应干扰对消的判决反馈均衡器可以自适应跟踪信道变化,同时比已有的判决反馈均衡器(RLS-DFE)能提供更好的误符号率(SER)性能。
OFDM系统中限幅非线性失真迭代对消法性能分析
雷霞, 赵颖, 唐友喜, 李少谦
2006, 28(10): 1866-1869.
摘要:
限幅技术常用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以抑制高峰值平均功率比,为抑制限幅造成的带内失真和带外辐射,可以在接收端进行限幅噪声的迭代估计和对消。该文提出对限幅带来的非线性失真进行迭代估计和对消的效果要比仅对限幅噪声进行估计对消好。前者在理想情况下能完全恢复出发端未限幅前的信号,但后者将始终受到由限幅带来的信号衰减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结论及性能,同时数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改进系统性能。在归一化限幅门限为1.2时,只通过一次迭代就能提高2dB。
随机置换表中闭合状态演化环的特征及其在分组加密中的应用
张申如, 郭明
2006, 28(10): 1870-1873.
摘要:
从Skipjack分组密码的F表出发,对随机置换表中闭合状态演化环的环数出现概率和期望值、闭合状态演化环的平均环长度等进行了研究,得到其封闭的计算式。为快速计算,分别寻找到它们的递推关系式。数值模拟的实验证实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基于块参考像素特征的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新算法
蒋刚毅, 李世平, 叶锡恩, 郁梅
2006, 28(10): 1874-1878.
摘要:
帧内预测是H.264采用的一种编码新技术。与以前的编码标准相比, H.264编码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同时编码复杂度和计算量也明显增加。该文研究了提高H.264编码速度的途径, 着重分析了帧内预测模式快速选择的问题。经过分析发现, 44亮度块的参考像素亮度值通常具有相似性, 对应地,44亮度块的9种预测模式所得的预测结果也是相近的。根据44亮度块参考像素的这一特征,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44亮度块参考像素特征的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实验结果说明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 与H.264编码器JM92相比, 该算法的计算量减少了46%, 而编码质量、PSNR和输出码率保持基本不变。
一种新的IP网络视频通信丢包错误纠正方案
艾达, 常义林, 罗忠, 王静
2006, 28(10): 1879-1882.
摘要:
分组丢失是IP交换网络常见的现象。该文针对下一代网络多媒体通信,提出了一套IP网络抗分组丢失的方案。包括纠删编码、打包和发送以及接收端错误掩盖。与常见的纠删编码相比,该文提出的[9,5,3]码具有构造简单,编解码时间短,纠删能力高的优点。打包和发送方案根据[9,5,3]码的纠删性能对视频数据打包,并以一定顺序发送,提高了纠删码抗突发错误的能力。采用新的视频编码方案H.264所提供的抗误码工具灵活的宏块次序(FMO),对纠删失效的视频数据在解码端进行错误掩盖。
H.264中基于先验预测的帧间编码模式选择算法研究
干宗良, 齐丽娜, 朱秀昌
2006, 28(10): 1883-1887.
摘要:
帧间编码的模式选择算法是H.264视频编码器中计算量较大的部分。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H.264帧间多模式编码原理,然后对帧间编码的最佳模式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预测的帧间编码模式选择快速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快速模式选择策略可以在保证视频编码质量的同时,很大程度上降低编码器的计算复杂度。
基于自适应鲁棒性光流的差错掩盖
周智恒, 谢胜利
2006, 28(10): 1888-1891.
摘要:
编码数字视频序列经过受噪声影响的信道传输时,通常会出现图像信息丢失。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鲁棒性光流的差错掩盖方法,作为解码端的工具解决这样的问题。该文利用光流技术能有效获取物体运动估计的特性,对丢失块进行逐像素点的恢复,既避免了图像模糊,又消除了块效应。在光流的估计中,自适应地调整了目标泛函中的数据保持项与空间连贯项之间的关系,并引入Lorentz函数来构造目标泛函,提高了光流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无论在主观视觉评价,还是在客观的数值标准下,都能比现有的误差掩盖方法恢复出质量更好的图像。
Nakagami衰落信道下多跳合作分集系统的中断率
程卫军, 朱柏承
2006, 28(10): 1892-1896.
摘要:
该文在Nakagami衰落信道下研究了多跳无线网络中合作分集系统的中断性能。根据单节点和多节点中继的情况导出了合作系统再生中继时中断率的数学闭式解,并在高平均信噪比下给出了系统的分集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的结果表明多跳合作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全路由分集,其分集度为所有路由的分集度之和,不是所有合作节点的和,但每支路由的分集度取决于该路由两跳中较小的值。
纹状代数空时码的迫零检测性能分析
方晓青, 谢玉堂, 徐佩霞
2006, 28(10): 1897-1901.
摘要:
纹状代数空时码(Threaded Algebraic Space Time code,TAST)具有在不牺牲码率的条件下获得全部分集增益的良好性能,适合于高速率传输。该文分析了全速率全分集TAST码的迫零(Zero-Forcing,ZF)检测性能,并与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的检测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TAST码的ZF检测性能优于VBLAST,但其迫零排序逐次干扰抵消(ZF-Order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ZFOSIC)检测的性能却差于VBLAST。
智能分布式通信网告警相关性模型及实现
邓歆, 孟洛明
2006, 28(10): 1902-1906.
摘要:
该文提出了智能通信网络的告警相关性分析模型。将通信网按照功能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子网,针对不同网络的特点,选择适应各自网络特性的告警相关性方法,并建立了层间的网络故障传播模型。提出基于CORBA技术的分布式告警相关性模型。最后,在SDH over DWDM光传送网中,具体分析了告警相关性模型的实现和性能比较。实验证明,采用分布式的告警相关性模型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故障诊断水平。
支持多速率传输的动态Ad hoc路由协议
王炫, 李建东, 张文柱
2006, 28(10): 1907-1911.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支持动态多速率传输的无线Ad hoc网络路由方案,它能够增加网络的吞吐量和减少分组的传输时延。该方案把路由功能分为两个部分:广域路由功能和本地路由功能。本地路由功能是一个独立的子层,负责在广域路由功能选择的中继节点之间适当地增加新转发节点,使最终路由中的每段链路都能使用高速率进行传输,从而减小数据发送过程中总的信道占用时间。该文设计了一种LDSR协议来执行本地路由功能。仿真结果显示了新的路由方案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节点的多速率传输能力,获得更好的网络性能。
一种基于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可升降级QoS动态带宽分配与优化策略
甄皓琮, 方旭明, 朱龙杰
2006, 28(10): 1912-1916.
摘要:
无线多媒体网络中的业务包括话音、流媒体、交互类和背景类业务4种,除话音业务外其余3种业务都是可变比特速率业务。对该网络用户资源分配(主要是带宽的分配)若采用传统的固定分配方法,必定陷入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用户QoS得不到保障的两难境地。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动态带宽分配与优化策略,在保证用户QoS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该文分别从网络和用户两个角度考虑,通过系统容量、业务阻塞率、数据延迟、流媒体的实际传输比和VBR业务综合服务等级等参数,对可升降级QoS无线多媒体网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的网络资源管理策略,该策略大大改善了系统的性能,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一种应用于不对称网络中的生成树拓扑抽象算法
雷蕾, 郭林, 纪越峰
2006, 28(10): 1917-1920.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不对称网络中的拓扑抽象算法,能够完全保留网络的不对称拓扑信息,从而减小了由于拓扑抽象引起的信息失真。该算法通过构建3个不同的生成树抽象拓扑,使所有的不对称信息都能够被包含在抽象拓扑中,且保持了抽象拓扑较小的空间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拓扑抽象算法具有良好的实际性能。
一种IEEE 802.16中快速有效的冲突解决算法
肖峻峰, 邹仕洪, 程时端
2006, 28(10): 1921-1925.
摘要:
IEEE 802.16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在其上行媒体接入控制层采用时,分复用和资源竞争与预留的方式进行接入,各用户站(SS)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冲突,这将导致系统性能下降。该文针对SS在碰撞以后的冲突解决过程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冲突解决算法动态退避控制(Dynamical Backoff Control,DBC)算法。在该算法中,基站(BS)通过预测下一个上行帧中将会出现的带宽请求报文数,动态地控制SS的退避范围,以增大每帧中成功发送的带宽请求报文数,从而提高MAC层的数据吞吐,降低SS的平均接入延迟。利用OPNET对DBC和二进制指数退避两种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DBC算法对系统性能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基于延迟参数的可用带宽主动估测算法
卞静, 王泽强, 张光昭
2006, 28(10): 1926-1929.
摘要:
可用带宽是重要的网络资源,但它的实际测量存在许多困难。该文基于延迟趋势模型,提出一种端到端的可用带宽估测算法SSP(SRdeg and SRdet Parameters),设计了反映网络传输性能的参数SRdeg 和SRdet ,通过端系统对参数进行计算,主动调整发送速率,从而快速估测到网络的可用带宽,达到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目的。在NS2平台进行了参数和SSP算法的性能测试实验,并与当前的带宽估测工具Pathload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SP算法估测带宽的精度和效率都高于Pathload。
通过自适应调整最小竞争窗口最大化IEEE 802.11 DCF的饱和吞吐量
李云, 陈前斌, 隆克平, 吴诗其
2006, 28(10): 1930-1934.
摘要:
最大化802.11 DCF的饱和吞吐量对充分利用无线局域网宝贵的带宽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分析802.11 DCF的饱和吞吐量与最小竞争窗口、最大回退等级、网络中竞争信道的节点数的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根据网络中竞争信道的节点数,计算最小竞争窗口的最佳值的简单公式。给出了估计竞争信道的节点数并据此动态调整最小竞争窗口的最佳值的自适应算法。同时,该文对估计竞争节点数的算法的准确性和计算最小竞争窗口最佳值的公式的准确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比较了改进后的802.11 DCF的饱和吞吐量与原802.11 DCF的饱和吞吐量的大小。仿真结果证明了上述公式、算法是准确和有效的。
低速网络中实时补偿型差额循环调度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孙力娟, 李超, 张登银, 王汝传
2006, 28(10): 1935-1939.
摘要:
服务质量(QoS)是目前网络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由于低速链路在当前整个网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研究如何在低速链路上为用户提供具有QoS保证的实时业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其中采取何种调度算法则是实现QoS保证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根据低速链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实时分组转发的公平排队调度算法实时补偿型差额循环调度(RCDRR)算法,并用ns2软件对RCDRR算法和DRR算法进行了模拟对比。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 RCDRR调度算法具有公平性好、算法复杂度低、可以降低实时分组在低速链路下的排队时延等特点。
一种时滞网络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孙雁飞, 张顺颐, 王攀, 周雷, 石进
2006, 28(10): 1940-1945.
摘要:
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和克服滞后性不良影响的能力是该文研究的重点。在分析AQM采用传统PID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滞网络的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FAGPID)算法。由模糊控制器实现PID参数对动态网络环境的在线自适应调整;成功引入灰预测算法实现反馈数据的超前预测,补偿滞后。仿真对比AQM环境中FAGPID,传统PID以及基于模糊免疫PID(FIGPID)的算法,可知FAGPID相对于FIGPID复杂度低,但FAGPID与FIGPID性能相当,均能克服滞后的影响,能快速稳定地适应动态网络环境,收敛于期望队列长度,具有较小的丢包率,优于传统PID算法。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中的数据分析
李大勇, 曹振新, 吴乐南, 朱彩莲
2006, 28(10): 1946-1949.
摘要:
该文给出了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检测系统的输出信号模型,采用偏度峰度检验法检验了其噪声为高斯噪声,提出采用均值估计,降低方差。进一步分析了均值估计中存在的噪声也是高斯噪声,采用线性模型进行估计,确定共振波长和峰值强度,结果表明经过两次估计获得的共振波长精度达到了光纤SPR系统中光谱仪的波长检测精度,峰值精度达到了光谱仪的光强检测精度。最后,分析了数据处理量和提出了优化方法,使得在微小牺牲检测精度的前提下数据处理工作量降为原有工作量的2%,特别适用于被测对象变化急剧的情形。
两带自适应FIR线性相位双正交滤波器组设计
水冰, 史仪凯
2006, 28(10): 1950-1954.
摘要:
自适应滤波器组设计是多速率滤波器组理论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其频率响应更好匹配于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这类滤波器组可获得更大的子带编码增益。该文研究了两带自适应FIR线性相位双正交滤波器组的设计问题,给出了设计算法,特别是通过最优IIR双正交滤波器组确定初始点(初始滤波器组)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得到的滤波器组的子带编码增益远远超过了最优的IIR正交滤波器组,与已有的设计结果比较,编码增益明显提高。
Boost变换器跨周期调制(PSM)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牛全民, 罗萍, 李肇基, 张波
2006, 28(10): 1955-1958.
摘要:
基于Boost变换器,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跨周调制(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PSM)进行建模和特性分析,推导出电感电流连续(CCM)和电感电流断续(DCM)时系统变压比,调制度M与负载的关系及系统转换效率的理想化公式,得到PSM具有轻载下高转换效率的结论,并设计具有PSM调制特性的控制电路,给出仿真结果。
FPGA布线通道分布对面积效率的影响研究
徐新民, 王倩, 严晓浪
2006, 28(10): 1959-1962.
摘要:
该文提出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布线通道不均匀分布对芯片面积的影响。引入几个典型的数学分布函数(高斯,正弦和三角分布),实现通道容量随函数分布变化的新FPGA结构。将这些结构的FPGA与传统的布线通道均匀分布的FPGA作比较,结果表明按照数学分布变化的布线通道分布结构比均匀分布情况下的面积效率要高。亦即通道分布的变化趋势是峰值位置位于芯片中央,即通道容量最大,从中间位置向边缘按函数变化趋势逐渐变小。
测量不确定度的实验研究
徐小文, 苏东林, 郭俊峰, 刘志航
2006, 28(10): 1963-1966.
摘要:
该文在电源线传导发射测试的基础上对测量不确定度在电磁兼容测试中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该文分析了A类和B类标准不确定度以及系统误差。结果表明实验布置的细微差别都会给测试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
PRPM聚焦多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
王树忠, 丁耀根, 肖刘
2006, 28(10): 1967-1970.
摘要:
该文采用边界元( BEM )软件TAU对具有周期反转永磁(PRPM)聚焦结构的多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进行研究。通过编写程序增加TAU读入三维磁场数据的功能,从MAFIA中导入三维磁场,分别模拟了处于径向不同位置处电子注的轨迹。通过对磁聚焦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外层电子注轨迹得到明显改善。使用软件TAU进行三维模拟可以大大缩短模拟时间,便于多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的工程设计。
回旋管模式选择复合腔的设计分析
郭炜, 罗积润, 朱敏
2006, 28(10): 1971-1974.
摘要:
为了使一种新型复合开放式谐振腔能够应用于毫米波回旋管器件,该文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这种腔结构中的公共壁增厚和轴向开漂移孔对腔中工作模式稳定性的影响,探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补偿这种影响的手段。结果表明,合理增大复合腔外腔的半径能够有效实现工作模式的模式纯度和相对稳定性。
高功率低速度零散单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的研究
刘本田
2006, 28(10): 1975-1978.
摘要:
该文利用基于绝热压缩原理和角动量守恒理论的解析方程组,在对电子枪相关参量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一种阴极采用鼻状辅助聚焦极的单阳极磁控注入电子枪。通过电子光学软件EGUN-226对电子枪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比较分析了不同横纵速度比对电子注轴向速度零散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电子枪可以适应比较大的电流应用。
综述评论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信息提取技术的进展及未来
邹斌, 张腊梅, 孙德明, 王伟
2006, 28(10): 1979-1984.
摘要:
作为雷达成像遥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息提取技术已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未来若干年内必将成为遥感领域的一个趋势和研究热点。该文对目前国内外该技术的进展现状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