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物联网的通信-感知-计算融合技术”专题征文通知
物联网是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随着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设备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趋势,对无线频谱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构建高精物联感知网络同样对信号带宽提出更高要求。为实现对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亟需探索面向广域物联的通信感知融合方法。面对海量感知数据交互与处理需求,挖掘广泛分布算力资源进行辅助信息处理,设计云-边-端协同的分布式计算架构,对于提升通信感知融合任务响应速度、减轻网络负担、支持大规模高效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推进作用。上述业务需求与技术发展催生了“通信-感知-计算”技术的深度融合。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医疗健康等方面,目前已进入热点探索阶段。本专题特邀学术界和工业界专家共同探讨通感算融合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创新应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以促进学术界和工业界在这一领域的深入合作与交流。
面向物联网的通信感知计算融合网络架构
面向物联网的感知辅助通信技术
智能反射表面增强的物联网通信感知融合技术
面向物联网的“云-边-端”协同分布式计算架构
面向物联网的智能共生通信技术
基于空中计算的智能集群感知技术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使能的数字孪生系统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的安全性与隐私问题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试验平台与原型系统
费泽松(北京理工大学)
周一青(中科院计算所)
胡杰(电子科技大学)
李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王新奕(北京理工大学)
稿件类型:论文为中文稿件,篇幅不作严格限制;
注:本刊接收并鼓励投稿数据集论文,具体参考(《电子与信息学报》“数据论文” 征集通知);
投稿方式:登录《电子与信息学报》官网(http://jeit.ac.cn)注册投稿,投稿时请在作者留言一栏中注明“面向物联网的通信感知计算融合技术专题”;
稿件格式:参照《电子与信息学报》论文模板(投稿指南、模板下载)。
截稿日期: 2024年9月15日
录用通知: 2024年11月15日
纸刊出版: 2024年12月
费泽松,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信部重点学科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移动通信(5G/6G)、星地融合通信、通感算融合等。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任务10余项,获省部级和一级学会科学技术奖励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4篇。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周一青 研究员
周一青,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计算所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包括通信与计算融合、异构网络、协同传输、绿色无线电等。主持和承担了国家基金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多个项目。研究成果入选“十二五”北京市基金优秀成果汇编,并获得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2012年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50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已申请3项美国专利。获得WCSP2019,IEEE ICC2018,ISCIT2016,PIMRC2015,ICCS2014,WCNC2013最佳论文奖,2021年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论文奖,2011年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胡杰,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研究方向为B5G/6G中的无线通信与资源管理技术,无线数据和能量一体化传输技术以及通信、计算与感知一体化融合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发表顶级期刊/会议论文70+篇,并发表中英文专著各一部,获IEEE SustainCom 2020,IEEE通信学会多媒体通信专委会最佳论文奖。承担项目总经费3000余万元。担任IEEE无线通信技术委员会与绿色通信与计算技术委员会会员,担任IEEE Trustcom 2020分会主席,IEEE UCET 2021技术程序委员会主席。
李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委会青年委员。研究方向为无人机通信、移动边缘计算、物理层安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热点论文1篇。研究成果分别获得省科技奖一等奖和中国通信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王新奕,北京理工大学“特立”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通信感知融合、智能反射表面、无人机通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2019年WOCC最佳论文奖、2022年IEEE TCOM模范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