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1年  第3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单元方向可控自适应圆阵的理论研究
刘振威
1981, 3(3): 137-142.
摘要:
本文采用一种振子型合成元作为阵元组成圆阵天线,通过一组加权,可控制阵中所有的元方向图型都指向预先任意规定的相控方向。这在全向范围内,任何方向都能形成强定向波束,以有效地获取有用信号。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引入等效干扰源的概念,把Gabriel的各向同性元自适应直线阵理论扩展应用到有向元圆阵,对单元方向可控自适应圆阵专题进行了研究。它包括:阵远区辐射图型;单元方向可控圆阵系统输入协方差矩阵的导出;单元方向可控自适应圆阵辐射图型正交分解;阵系统输出噪声瞬态特性公式。
单脉冲天线的副面散射特性
都世民
1981, 3(3): 143-151.
摘要:
本文研究修正卡氏单脉冲天线的副面散射特性。首先给出计算和、差散射场的表示式,其次给出天线直径为60左右的副面散射特性的计算结果及实测结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副面散射特性的分析,说明通常单脉冲卡氏天线采用镜面修正技术可提高天线和效率和次级差波瓣斜率。同时给出天线实测结果。
利用表面技术研究氧化物阴极的进展
卞彭
1981, 3(3): 152-159.
摘要:
本文评论了近年来用表面技术对氧化物阴极的研究。
开敞型慢波线热传导的一维分析
任裕安
1981, 3(3): 160-166.
摘要:
在O型功率行波管中,慢波线的散热性能决定了行波管的功率容量。本文根据热力学的一维温差方程,导出了由梯形横截面介质杆支撑的开敞型慢波线的热点与管壳之间的温差,此温差值决定了管子的功率容量。用求得的分析式对具体结构进行计算,求得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符。文中还给出了几个弹压型及焊接型慢波线的温差数据作为分析比较,为慢波线的工艺设计分析提供了依据。
油膜光阀管中的电荷积累现象
叶毓林
1981, 3(3): 167-172.
摘要:
本文对油膜光阀管中电荷积累现象引起的图象扩大和红、蓝原色不能正确显示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内光电导靶摄象管中电子束着靶时的自变尖效应
赵立平
1981, 3(3): 173-184.
摘要:
本文对Vidicon型摄象管中电子束着靶时的自变尖效应及其对电子束分辨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数值分析。所采用的数学物理模型为电子束中电流密度在横截面上的分布为Gauss分布;电子束中电子的能量分布为Maxwell分布;电子束读出靶面信息的模型为电容放电模型。在电子束截面为一维模型时,计算了1¼、1、2/3PbO管(plumbicon)1Sb2S3管和1硒砷碲管(saticon)中电子束自变尖的情况及其对电子束幅度响应函数(AR)的影响。分析了束电流、信号电流、束等效温度、靶面电容、扫描速度等因素在自变尖效应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还以1 ¼PbO靶管为例,给出了电子束截面为二维模型时,电子束有效着靶截面的自变尖情况。
长脉冲大面积强流电子束源
洪浦
1981, 3(3): 185-190.
摘要:
本文介绍的长脉冲大面积强流电子束系统是为横向泵浦和控制放电泵浦大能量气体激光而设计和研制的。电子束能量为200250keV,脉宽约为13s,电流密度在0.58A/cm2范围内可调,束截面积约为10010cm2。用这台电子束系统已成功地进行控制放电泵浦XeCl激光,在1.91的激活体积中获得激光能量为1J。今年又用它作为CO2激光的泵浦源,在7.851的体积内初步获得360J的激光能量。
研究简报
一种大发射热阴极
白振纲, 江定健, 张洪来, 曾昭俟
1981, 3(3): 191-192.
摘要:
正 很久以来,许多研究阴极的工作者都试图把稀土金属氧化物掺和在氧化钡中,制成稀土金属钡盐,作为钡钨阴极的发射物质,以改进一般铝酸盐钡钨阴极的性能。这些努力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含氧化钪的钡钨阴极取得了更为引人注目的进展。但迄今为止,只见到有关这种阴极的发射性能的报道而尚未见到有关它的其他性能以及应用情况的报道。 几年来,我们也开展了含稀土元素的钡钨阴极特别是钪酸盐钡钨阴极的研究。最近
阵列口径外多层介质加载问题的简化处理
李祥林, 曹幼江
1981, 3(3): 193-195.
摘要:
正 (一)引言 阵列天线一般是由称为单元的许多小天线组成的,由于是露天工作,它必须防雨、防尘和防潮。而天线罩的加入,阵列性能下降不应太大。此外,以扫描为特征的相控阵,其性能是与扫描角紧密相关的,其变化规律在两个主平面是相反的,如图1所示。为了在要求的空域内达到更好的阻抗匹配特性、达到宽角扫描和能量充分利用的目的,应当选择这样一种材料做天线罩:即当波投射于该材料时,它对波产生的电
快速傅氏变换的一个改进算法
姜遵富
1981, 3(3): 196-200.
摘要:
正 我们知道,对于N=2点的复数离散序列,快速算法能以(N/2)次复数乘法实现其傅氏变换,比N2次复数乘法的实现方法,运算次数大为减少,速度大为提高。这对数值计算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都有重大的意义。快速傅氏变换(FFT)出现虽仅有15年,但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实践中已得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