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1(1): 48-50.
刊出日期:1979-03-19
正 一、硷金属元素(Li、Na、K、Rb、Cs)的性能 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主族元素硷金属的性能有它的规律性。例如:按Li、Na、K、Rb、Cs的顺序,由于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最外层电子与核之间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因此,最外层电子则按Cs、Rb、K、Na、Li的顺序比较易于脱离原子。它们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按Li、Na、K、Rb、Cs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增强,化学性逐渐活泼,逸出功逐渐变小,光电发射灵敏度逐渐增大,光谱响应的峰值(峰)与阈值(阈)逐渐移向长波。硷金属元素的这些性能如表1所列
2019, 41(5): 1202-1209.
doi: 10.11999/JEIT180580
刊出日期:2019-05-01
针对弹性光网络中物理损伤导致业务频谱利用率低和传输能耗高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面向业务的链路损伤感知频谱分区(LI-ASP)能效路由策略。在LI-ASP策略中,为降低不同信道间非线性损伤,基于负载均衡设计一个综合考虑链路频谱状态和传输损伤的路径权重公式,根据调制方式的频谱效率和最大传输距离构造分层辅助图,从最高调制等级开始,为高质量业务选择K条边分离的最大权重传输路径;为低质量业务选择K条边分离的最短能效路径。然后,LI-ASP策略根据业务速率比值对频谱分区,采用首次命中(FF)和尾端命中(LF)联合频谱分配方式,减少不同传输速率业务间的交叉相位调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LI-ASP策略在有效降低带宽阻塞率的同时,减少了业务传输能耗。
1998, 20(4): 527-530.
刊出日期:1998-07-19
关键词:
杂凑算法; 分组加密算法; 对偶问题
杂凑算法往往具有很高的杂凑速率,如MD_x(x版本的杂凑算法),SHA(数据杂凑标准)等。一个自然的问题是能否利用快速安全的杂凑算法构造相应的分组加密算法呢?本文把这个问题称为杂凑算法的对偶问题,本文试图用现有的结果证明给定一个安全快速的杂凑算法可以构造一个安全快速的分组加密算法。
1999, 21(6): 797-805.
刊出日期:1999-11-19
本文在W.Li(1991)循环斜卷积算法和分布式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软件模拟和具体硬件设计,利用FPGA完成了可用于高清晰度电视核心解码器及其它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的88二维DCT/IDCT处理器的全部电路设计工作。它采用一根信号线控制计算DCT/IDCT,其输入、输出为12位,内部数据线及内部参数均为16位。
2003, 25(5): 657-663.
刊出日期:2003-05-19
对Tseng-Jan(1999)的群签名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伪造攻击,任何人利用这种攻击都能伪造出有效的群签名。针对该文提出的伪造攻击和Z.C.Li等人(2000)提出的伪造攻击,对 Tseng-Jan的群签名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群签名方案。新方案不仅能抵抗各种伪造攻击,而且保留了Tseng-Jan方案的主要优点,并且增加了群成员可注销的特性。
2006, 28(6): 1031-1035.
刊出日期:2006-06-19
该文提出一组基于广义局部沃尔什变换(GLWT)的纹理特征。首先给出局部沃尔什变换(LWT)的定义,并在空域中对其加以推广,用以提取图像的局部纹理信息;然后在一个宏窗口中估计12个GLWT系数的二阶矩作为图像的纹理特征。对这组纹理特征的鉴别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Haralick(1973),Wang Li(1990),以及Yu Hui提出的纹理特征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纹理特征具有更好的鉴别性能和分类能力。
2019, 41(10): 2402-2408.
doi: 10.11999/JEIT190003
刊出日期:2019-10-01
密码卡在信息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密码卡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高速网络安全服务的需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MIPS64多核处理器的高速PCIe密码卡的设计与系统实现方法,支持SM2/3/4国产密码(GM)算法以及RSA, SHA, AES等国际密码算法,系统包括硬件模块,密码算法模块,主机驱动模块和接口调用模块;对SM3的实现提出一种优化方案,性能提升了19%;支持主机以Non-Blocking方式发送请求,单进程应用即可获得密码卡满载性能。该卡在10核CPU下SM2签名和验证速度分别为18000次/s和4200次/s, SM3杂凑速度2200 Mbps, SM4加/解密速度8/10 Gbps,多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采用1300 MHz主频16核CPU时,SM2/3的性能指标提高1倍,采用48核CPU时SM2签名速度可达到105次/s。
2024, 46(3): 1128-1137.
doi: 10.11999/JEIT230203
刊出日期:2024-03-27
针对卫星图像在传输、存储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安全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混沌理论与DNA动态编码的卫星图像加密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改进型无限折叠混沌映射,拓宽了原有无限折叠混沌映射的混沌区间。之后,结合改进型Chebyshev混沌映射与SHA-256哈希算法,生成加密算法的密钥流,提升算法的明文敏感性。然后,利用混沌系统的状态值对Hilbert局部置乱后的像素进行DNA编码,实现DNA动态编码,解决了DNA编码规则较少所带来的容易受到暴力攻击的弱点。最后,使用混沌序列完成进一步混沌加密,从而彻底混淆原始像素信息,增加加密算法的随机性与复杂性,得到密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加密效果和应对各种攻击的能力。
2006, 28(7): 1270-1273.
刊出日期:2006-07-19
不同于MAP(Maximum A Posteriori)算法,SOVA(Soft-Output Viterbi Algorithm)算法的软输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后验概率,很少有文献给出SOVA算法的完整数学解释。该文给出了一种完整的SOVA的数学表达形式,并从SOVA的数学表达出发推导出了两种等价于MAP,具有SOVA形式的译码方法,一种是Li等人(1995)给出的适用于连续传输的最佳软输出算法(Optimal Soft output Algorithm, OSA);后一种是对OSA算法的改进,后者可以得到与前者等价的软输出,但是降低了运算复杂度。
2007, 29(6): 1455-1459.
doi: 10.3724/SP.J.1146.2005.01456
刊出日期:2007-06-19
关键词:
目标识别;GTD模型;散射机理
为了弄清光学区目标散射模型GTD模型在目标谐振区散射机理分析中的适用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GTD参数提取新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该算法和Li 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分别使用GTD模型,Altes模型以及扩展了的Altes模型对导体球体谐振区理论散射场和实测有限长柱体的超宽带散射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提取的散射类型参数与拟合结果的对比分析给出了几点有意义的结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