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作为记录人类视觉信息的载体,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促使数字图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军事领域。但数字图像易受到传感器、拍摄场景以及成像环境等影响,在恶劣环境下(如雾、沙尘、雨、雪、水下、低光照等)拍摄的图像常存在低对比度、清晰度差和严重色偏等现象。质量退化的图像不能清晰、准确的记录和表达场景中的信息,直接影响人类视觉感受,更进一步影响后续计算机视觉任务处理效果,严重限制了各类图像的应用价值。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恶劣环境下图像处理问题包括图像增强与复原和相关场景下的高层视觉任务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得到高度关注,逐渐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计算机视觉算法具有较强的特征表示能力,可以有效的增强各类恶劣环境拍摄的视觉数据的质量。设计创新的恶劣环境下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提升从场景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为了展示国内在恶劣环境图像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2022年,电子与信息学报拟推出“恶劣环境下的图像处理技术”专题,现发布专题征文通知。
一、专题主编(排名不分先后)
林毅 副研究员(四川大学)
潘金山 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国家优青)
张维石 教授(大连海事大学)
任文琦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重仪 博士后研究员(南洋理工大学)
庄陪显 博士后研究员(清华大学)
二、征文范围
征文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
恶劣环境下低质图像增强与复原方法
恶劣环境下高层视觉方法
恶劣环境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恶劣环境下图像数据集
恶劣环境下图像处理综述
三、投稿要求
1. 稿件类型要求:论文为中文稿件,篇幅不作严格限制。
2. 投稿方式:登录《电子与信息学报》网站(http://jeit.ie.ac.cn/)注册投稿。投稿时请在作者留言一栏中注明“恶劣环境下的图像处理技术”专题。
3. 稿件格式:参照《电子与信息学报》论文模板。
4. 截稿时间:2022年3月31日。
5. 稿件拟录用时间:2022年5月31日(录用后网络版即可在线出版)。
6. 纸刊拟出版时间: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