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9(10): 2508-2511.
doi: 10.3724/SP.J.1146.2006.00310
刊出日期:2007-10-19
论文研究了新近提出的Liu混沌系统(2004)的模糊反馈同步方法。Liu混沌系统结构不同于以往的连续混沌系统,本文基于T-S(Takagi-Sugeno)模糊模型重构了Liu混沌系统;然后用Lyapunov理论和反馈同步的思想推导了两个重构的Liu系统同步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误差系统以衰减率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基于LMI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良好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1999/JEIT250663
近年来,人工智能(AI)计算服务的规模和复杂性迅速增长要求算力资源能够被灵活访问和高效使用。作为用户与算力资源间访问和交互的重要通道,网络的能力和性能也亟需进行提升以支持AI计算服务的应用需求,如低时延、高并发等。然而,传统的域名系统(DNS)和基于IP的调度机制在满足这些需求方面面临适应性不足和智能化缺失的问题。因此,计算与网络资源的一体化(即算网融合)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途径。鉴于此,该文引入了一种面向AI计算的语义化服务标识(AISID),用于对服务进行编码,AISID的引入实现了服务请求与资源位置的解耦,从而支持更灵活精确的服务调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算网融合的轻量化增量部署方案,通过将智能路由与资源调度相结合以优化服务请求的路由及资源分配。通过对核心设备实施轻量化的增量部署,可在最小改动现有网络的情况下优化网络性能,并增强系统可扩展性。实验结果表明,在500个并发请求的负载条件下,相较于传统的DNS调度和网络架构,AISID机制将请求响应时间降低了61.3%;轻量化部署方案使链路带宽使用率方差和算力使用率方差分别降低32.8%和12.3%。这些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提升AI计算服务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有效性,表明该方法为实现算网融合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2024, 46(2): 662-670.
doi: 10.11999/JEIT230129
刊出日期:2024-02-29
AI质检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其设备在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时会产生大量计算密集型和时延敏感型任务。由于设备计算能力不足,执行检测任务时延较大,极大影响生产效率。多接入边缘计算(MEC)通过将任务卸载至边缘服务器为设备提供就近算力,提升任务执行效率。然而,系统中存在信道变化和任 务随机到达等动态因素,极大影响卸载效率,给任务调度带来了挑战。该文面向多接入边缘计算赋能的AI质检任务调度系统,研究了联合任务调度与资源分配的长期时延最小化问题。由于该问题状态空间大、动作空间包含连续变量,该文提出运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进行实时任务调度算法设计。所设计算法可基于系统实时状态信息给出最优决策。仿真结果表明,与基准算法相比,该文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和更小的任务执行时延。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1999/JEIT250242
通感算一体化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因其频谱利用率高、硬件成本低等优点,已经成为第6代(6G)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人工智能(AI)赋能的通感算一体化系统通过集成感知、通信、计算和人工智能功能,可在日益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实现快速数据处理、实时资源优化和智能决策,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车载网络,包括无人机和自动汽车,以及雷达应用、定位和跟踪、波束成形等领域。该文在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来提高通感算一体化系统性能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和通感算一体化的特征与优势,重点讨论了AI赋能的通感算一体化系统的智能网络框架、应用前景、性能指标和关键技术,并在最后对AI赋能的通感算一体化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展望,未来的6G无线通信网络将超越纯粹的数据传输管道,成为一个集成传感、通信、计算和智能的综合平台,以提供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服务。
2012, 34(12): 2881-2884.
doi: 10.3724/SP.J.1146.2012.00804
刊出日期:2012-12-19
该文推广了Liu Fang等人(2010)给出的周期为pn, p为奇素数,n为正整数的广义分圆序列的构造,并确定了新构造序列的线性复杂度和自相关函数值的分布。结果表明,推广的构造保持了原构造的高线性复杂度等伪随机特性。由于取值更灵活,较之原构造新构造序列的数量要大得多。
2017, 39(3): 743-748.
doi: 10.11999/JEIT160300
刊出日期:2017-03-19
微支付交易具有交易量极大且单次交易额极小的特点,使得复杂的认证协议不适用于微支付。Micali等人(2002)提出的基于概率选择微支付方案,把微支付聚合成宏支付,大幅提高了微支付的效率。Liu-Yan在(2013)提出了保证所有参与者的数据融入概率选择结果的生成, 而且使得所有参与者可以验证结果的公平性。然而,Liu-Yan方案中银行可能获得额外利益,从而破坏了协议的公平性。该文首先分析了Liu-Yan方案的安全威胁,并且以1个用户-1个商家的模型代替Liu-Yan方案中大量用户-1个商家的模型,以数据承诺技术为基础保障结果的公平性与可验证性。
2006, 28(1): 100-102.
刊出日期:2006-01-19
该文提出了机载超宽带天线罩口径积分-表面积分-自适应网格(AI-SI-AG)分析方法。给出了用AI-SI-AG的计算和实测结果。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高效地预测定向和全向天线的带罩方向图,理论计算与实际测试符合较好,在工程应用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2012, 34(10): 2520-2526.
doi: 10.3724/SP.J.1146.2012.00376
刊出日期:2012-10-19
该文讨论了Fang等人(2011)新近提出的一个安全高效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用户口令认证方案,指出原方案无法实现所声称的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对平行会话攻击和已知密钥攻击是脆弱的,并且存在用户口令更新友好性差问题。给出一个改进方案,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和效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弥补了原方案的安全缺陷,保持了较高的效率,适用于安全需求较高的资源受限应用环境。
2009, 31(7): 1732-1735.
doi: 10.3724/SP.J.1146.2008.00928
刊出日期:2009-07-19
关键词:
环签名;密码分析;可转换性
通过对Zhang-Liu-He (2006),Gan-Chen (2004)和Wang-Zhang-Ma (2007)提出的可转换环签名方案进行分析,指出了这几个可转换环签名方案存在可转换性攻击或不可否认性攻击,即,环中的任何成员都能宣称自己是实际签名者或冒充别的成员进行环签名。为防范这两种攻击,对这几个可转换环签名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案满足可转换环签名的安全性要求。
2015, 37(4): 989-994.
doi: 10.11999/JEIT140856
刊出日期:2015-04-19
针对在速度拖引干扰和杂波背景下脉冲多普勒(PD)雷达无法精确跟踪目标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双模型(DM)和幅度信息(AI)的目标跟踪算法。分别建立基于位置、幅度量测的跟踪模型和基于位置、速度、幅度量测的跟踪模型。两个模型均使用基于幅度信息的概率数据互联(AI-PDA)尽可能地降低杂波的影响,然后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滤波估计。若没有速度拖引干扰,则两个模型估计具有位置和速度上的相关性;若存在干扰,由于速度量测是虚假的,则两个模型估计不具有相关性。据此,进行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而确定最终的估计结果。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