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压缩感知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王建 盛卫星 韩玉兵 马晓峰

王建, 盛卫星, 韩玉兵, 马晓峰. 基于压缩感知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3, 35(2): 438-444. doi: 10.3724/SP.J.1146.2012.00517
引用本文: 王建, 盛卫星, 韩玉兵, 马晓峰. 基于压缩感知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3, 35(2): 438-444. doi: 10.3724/SP.J.1146.2012.00517
Wang Jian, Sheng Wei-Xing, Han Yu-Bing, Ma Xiao-Feng. Adaptive Digital Beamforming Algorithm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J]. Journal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3, 35(2): 438-444. doi: 10.3724/SP.J.1146.2012.00517
Citation: Wang Jian, Sheng Wei-Xing, Han Yu-Bing, Ma Xiao-Feng. Adaptive Digital Beamforming Algorithm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J]. Journal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3, 35(2): 438-444. doi: 10.3724/SP.J.1146.2012.00517

基于压缩感知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doi: 10.3724/SP.J.1146.2012.00517

Adaptive Digital Beamforming Algorithm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 摘要: 该文根据目标在空间的稀疏性,提出了接收端的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在阵元稀布的情况下,用压缩感知的压缩采样理论,恢复出缺失通道的回波信息,然后用恢复的信号做数字波束形成。该算法所形成的波束具有波束旁瓣低,指向误差小,干扰方向零陷深,而且没有栅瓣等优点,波束性能接近满阵时候的波束性能,而且使用该方法减少的阵元数远远大于其他稀布阵方法减少的阵元数。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性能评估,给出了不同信噪比、不同干噪比、不同快拍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 期刊类型引用(9)

    1. 丛雯珊,余岚,杜鹏飞,罗雄,杨海达.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宽带真延时平面阵列方向图综合.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20(05): 31-36 . 百度学术
    2. 丛雯珊,余岚,沃江海.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宽带真延时方向图栅瓣抑制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07): 1698-1704 . 本站查看
    3. 顾福飞,傅敏辉,丛波,张群. 基于压缩感知的光控相控阵波束形成方法. 电光与控制. 2017(11): 70-73 . 百度学术
    4. 张书瑞,马晓峰,盛卫星,韩玉兵. 频率不变宽带波束形成权重系数的稀疏优化. 航空学报. 2017(07): 279-287 . 百度学术
    5. 杜强,宋耀良,季晨荷,曹东. 基于上采样和高阶Hermite插值滤波器组的超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兵工学报. 2015(04): 696-702 . 百度学术
    6. 吴凯,苏涛,李强,何学辉. 最大稀疏稳健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设计. 通信学报. 2015(09): 160-168 . 百度学术
    7. 陈怡君,罗迎,张群,李开明,孙凤莲. 基于认知ISAR成像的相控阵雷达资源自适应调度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4(07): 1566-1572 . 本站查看
    8. 王军,赵宜楠,乔晓林. 基于压缩感知的雷达前视向稀疏目标分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4(08): 1978-1984 . 本站查看
    9. 沈志博,董春曦,黄龙,赵国庆. 基于压缩感知的宽频段二维DOA估计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4(12): 2935-2941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1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45
  • HTML全文浏览量:  190
  • PDF下载量:  1225
  • 被引次数: 2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5-02
  • 修回日期:  2012-11-12
  • 刊出日期:  2013-02-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