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证电子回旋脉塞动力学理论的两种方法

王昌标 涂剑南 蒋华北 孙雁

严梅, 唐瑜, 龚耀寰. 最优天线与多用户检测技术联合多址干扰抑制[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0, 22(5): 775-779.
引用本文: 王昌标, 涂剑南, 蒋华北, 孙雁. 论证电子回旋脉塞动力学理论的两种方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7, 9(1): 59-72.
Yan Mei, Tang Yu, Gong Yaohuan. THE COMBINATION SCHEME OF OPTIMUM ANTENNA AND MULTI-USER DETECTION TECHNIQUE FOR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J]. Journal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0, 22(5): 775-779.
Citation: Wang Changbiao, Tu Jiannan, Jiang Huabei, Sun Yan. ON THE TWO METHODS OF KINETIC THEORY OF ECRM[J]. Journal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987, 9(1): 59-72.

论证电子回旋脉塞动力学理论的两种方法

ON THE TWO METHODS OF KINETIC THEORY OF ECRM

  • 摘要: 近几年来,由刘盛纲(1979,1981)发展的以回旋中心坐标系中场的局部展开为基础的电子回旋谐振受激辐射的动力学理论,已形成一个理论体系。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建立回旋中心坐标系的数学依据和物理解释。文中通过回旋中心坐标系法和波导轴坐标系法,分别对单动量轴对称电子注和圆波导中TEmn模式场的互作用进行了计算,严格地导出了相同的色散方程。文中还指出了万遂人(1995)文章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  
  • 刘盛纲,中国科学,1979年,第5期,第595页.[2]刘盛纲,中国科学,1981年,第11期,第1402页.[3]刘盛纲,电子学报,1981年,第1期,第20页.[4]万遂人,电子科学学刊,7(1985),329.[5]K. R. Chu, Phys. Fluids, 21(1978), 2354.[6]J. Y. Choe and S. Ahn, IEEE Trans. on ED, ED-28 (1981), 94.[7]刘盛纲,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4期,第36页.
  • 期刊类型引用(6)

    1. 陈潭辉,霍力君,李喆. 弹目动态交会下的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并行计算方法. 航空兵器. 2024(06): 70-77 . 百度学术
    2. 杨佳奇,徐乐,赵文红,霍晋聪,何瑶,史小卫. 典型目标的太赫兹散射算法研究. 微波学报. 2023(S1): 5-8 . 百度学术
    3. 王童,童创明,王宜进,刘杰. 基于近场散射模型的超低空目标雷达回波模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2(01): 139-145 . 百度学术
    4. 高敬坤,邓彬,秦玉亮,王宏强,黎湘. THz全尺寸凸体粗糙目标雷达回波散射建模与成像仿真. 雷达学报. 2018(01): 97-107 . 百度学术
    5. 刘起坤,周东方,邢锋,雷雪,余道杰. 基于迭代散射算法的柱体阵列散射场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09): 2272-2276 . 本站查看
    6. 刘佳,方宁,谢拥军,王宝发. 姿态扰动情况下的目标动态RCS分布特性.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5(04): 775-78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04
  • HTML全文浏览量:  109
  • PDF下载量:  491
  • 被引次数: 1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5-12-03
  • 修回日期:  1986-06-30
  • 刊出日期:  1987-01-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