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谈凯声. 大电流密度光阴极的进展.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9, 11(2): 191-198.
[2] 王永树, 王奇, 李美仙, 邓耀德. 浸渍镱酸盐阴极.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8, 10(4): 381-384.
[3] 张恩虬. 脉冲磁控管的阴极问题.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7, 9(3): 193-204.
[4] 周晓军, 张义德. 阴极发光仪电子枪.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7, 9(4): 364-367.
[5] 谈凯声. 用于探测能量为0.110keV光子的夹心结构CsI光阴极.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7, 9(5): 451-457.
[6] 陶兆民. 实用光阴极的进展纪念发现光电发射效应100周年.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7, 9(2): 165-171.
[7] 谈凯声. 高稳定长寿命反射式GaAs(Cs,F)光阴极.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7, 9(2): 161-164.
[8] 陶兆民. 晴朗星空照射下Pd-Ag-O-Cs和Sb-Na-K-Cs光阴极的光电发射.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6, 8(5): 397-400.
[9] 高鲁山. 透射式多碱光阴极厚度的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6, 8(2): 119-124.
[10] 王殿儒, 曹尔研, 张福, 田大准. 一种水冷空腔电弧阴极.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3, 5(6): 407-408.
[11] 王永树, 邓耀德, 王奇. 一种抗中毒的阴极.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3, 5(1): 64-65.
[12] 陶兆民. 光谱响应范围为0.71.65m的一种近红外光阴极.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3, 5(5): 320-323.
[13] 陶兆民. 长波阈为1.65m的透射式负电子亲和势光阴极组成结构的设计.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2, 4(5): 309-311.
[14] 白振纲, 江定健, 张洪来, 曾昭俟. 一种大发射热阴极.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1, 3(3): 191-192.
[15] 陆义. 钨酸盐阴极的研制.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1, 3(1): 49-51.
[16] 陶兆民. 透射式负电子亲和势Ⅲ-Ⅴ族化合物光阴极工作波段的设计问题.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1, 3(2): 132-136.
[17] 陆思. 钡钨阴极表面的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0, 2(3): 145-145.
[18] 陶兆民. 延长Sb-K-Na-Cs光阴极长波阈的讨论.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0, 2(2): 93-94.
[19] 陶兆民. 锑的两硷金属化合物光阴极的性能.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79, 1(1): 48-50.
[20] 陶兆民. 光阴极窗口(基底)玻璃材料组成成份的选择.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79, 1(4): 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