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庆军, 张浩金, 樊昊鹏, 高杨, 王永娟. DTDS:用于侧信道能量分析的Dilithium数据集.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5, 47(8): 2499-2508.
doi: 10.11999/JEIT250048 |
[2] |
虎宁, 徐延林, 刘培国. 一种能量选择防护结构与天线耦合效应矢量分析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3, 45(11): 3945-3954.
doi: 10.11999/JEIT230762 |
[3] |
王建新, 方华威, 段晓毅, 佘高健. 基于滑动平均的能量分析攻击研究与实现.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 39(5): 1256-1260.
doi: 10.11999/JEIT160637 |
[4] |
严迎建, 杨昌盛, 李伟, 张立朝. ZUC序列密码算法的选择IV相关性能量分析攻击.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 37(8): 1971-1977.
doi: 10.11999/JEIT141604 |
[5] |
黄传禄, 丁耀根, 王勇, 全亚民, 谢兴娟. 考虑空间电荷效应时速调管射频间隙耦合系数的理论与模拟.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 33(9): 2243-2247.
doi: 10.3724/SP.J.1146.2010.01443 |
[6] |
高凯, 张尔扬. MIMO信道的空间相关特性及信道容量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7, 29(7): 1542-1545.
doi: 10.3724/SP.J.1146.2005.01672 |
[7] |
林世昌, 张燕生, 柴璋, 李碧钦. 电子束刻蚀超导膜的实验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5, 17(5): 553-556.
|
[8] |
朱协卿, 刘浩宁. 电子束聚焦偏转系统中透镜和偏转器不对中装配误差效应的数值计算.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0, 12(4): 402-414.
|
[9] |
刘浩宁, 朱协卿. 电子束聚焦偏转系统中透镜加工误差效应的数值计算.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0, 12(6): 614-627.
|
[10] |
宋文淼, 郭开周. 考虑空间电荷场的Orotron的大信号理论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8, 10(6): 513-519.
|
[11] |
王德宁, 王渭源. 多能量离子注入的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6, 8(3): 204-208.
|
[12] |
郭衍莹. 用蒙特卡罗计算机模拟法估算振荡源不稳定对信号处理的影响.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6, 8(4): 316-320.
|
[13] |
孙毓平, 刘华. 蒙特卡罗模拟电子束光刻中30、50和100keV电子束入射在层结构样品中的能量耗散剖面.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6, 8(3): 209-216.
|
[14] |
孙毓平, 朱文珍, . 电子束光刻中的辐照损伤.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5, 7(4): 304-310.
|
[15] |
杨宏宁. 电子束控制CO2激光器的模拟计算.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4, 6(1): 80-82.
|
[16] |
屠聿善. 电子束轰击半导体偏转调制放大器带状层流电子束的设计.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1, 3(2): 110-117.
|
[17] |
葛霁, 徐珊珊, 王月坡, 王培刚. 泵浦激光的径向电子束.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1, 3(1): 39-44.
|
[18] |
赵立平. 内光电导靶摄象管中电子束着靶时的自变尖效应.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1, 3(3): 173-184.
|
[19] |
朱协卿. 关于电子束热速度效应数值计算的若干问题.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0, 2(1): 10-22.
|
[20] |
赵仲宏. 电子束泵浦准分子激光器中的能量沉积问题.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79, 1(1): 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