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亮, 罗佳, 乔印虎. 局部有源忆阻器电路及其在HR耦合神经元网络中的应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1, 43(11): 3374-3383.
doi: 10.11999/JEIT210026 |
[2] |
聂卫科, 冯大政, 张斌. 谐波恢复的联合对角化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9, 31(2): 331-334.
doi: 10.3724/SP.J.1146.2007.01286 |
[3] |
张坤雷, 王树勋, 汪飞. 非高斯有色噪声背景下二维谐波频率估计的累积量投影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7, 29(10): 2309-2312.
doi: 10.3724/SP.J.1146.2006.00956 |
[4] |
栾远涛, 罗积润, 郭炜, 朱敏, 袁广江. 一种用于谐波倍增回旋放大器的耦合腔互作用电路.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7, 29(11): 2754-2757.
doi: 10.3724/SP.J.1146.2006.00597 |
[5] |
曾黎, 樊养余, 张政伟, 魏巍. 零均值复杂噪声背景下二维谐波的三次非线性耦合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7, 29(10): 2313-2315.
doi: 10.3724/SP.J.1146.2006.00464 |
[6] |
李月, 杨宝俊, 邓小英, 林红波. 谐波信号频率的混沌检测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27(5): 731-733.
|
[7] |
周尚波, 何松柏, 虞厥邦, 廖晓峰. 具有时延的神经元模型耦合系统的混沌同步.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2, 24(10): 1428-1432.
|
[8] |
毛用才, 保铮. 多个具有非零均值复乘性噪声的复谐波信号循环估计量的性能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9, 21(3): 289-295.
|
[9] |
毛用才, 保铮. 多个具有零均值复乘性噪声复谐波信号的循环估计量的性能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9, 21(4): 482-487.
|
[10] |
鄢扬, 李宏福, 刘盛纲. 内外开槽高次谐波回旋管自洽非线性理论.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9, 21(6): 848-850.
|
[11] |
颜锦奎, 徐长龙, 徐得名. 有耗介质覆盖平面导体表面波传播特性的计算.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5, 17(2): 201-205.
|
[12] |
梁应敞, 张贤达, 李衍达. 噪声中的谐波恢复研究现状.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5, 17(4): 404-411.
|
[13] |
阴和俊, 吕保维, 宋文淼, 尹元昭. 非线性介质表面任意阶谐波的反射和透射.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5, 17(6): 623-630.
|
[14] |
雷海亮. 有源多线圈耦合网络网孔方程的直接建立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4, 16(2): 203-206.
|
[15] |
吴信宝, 潘威炎, 林为干. 背腔式窄缝天线在有耗介质中的特性.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2, 14(3): 225-232.
|
[16] |
韩良, 王蕴仪, 李嗣范. 分析非线性电路的谐波平衡法的改进.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1, 13(1): 90-94.
|
[17] |
郭开周, L.A.Trinogga. 介质谐振器与微带线之间的耦合和计算机辅助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0, 12(4): 385-392.
|
[18] |
郑京亮, 杨弃疾. 覆介质导体圆柱面上轴向窄缝间的耦合.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9, 11(4): 410-415.
|
[19] |
马德荣, 杨玉明. 论有理谐波注入锁定的同步带.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5, 7(3): 188-194.
|
[20] |
周文表. 金属屏蔽、介质夹持实用螺旋线结构的色散特性与耦合阻抗.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0, 2(2): 7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