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宇祥, 韩志伟, 王惠, 洪玮佳, 刘志刚. 基于强化学习指导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高速列车受电弓主动控制策略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5, 47(12): 1-13. doi: 10.11999/JEIT250343
[2] 李国军, 龙锟, 叶昌荣, 梁佳文. 高速移动环境下OTSM迭代检测算法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3, 45(6): 2098-2104. doi: 10.11999/JEIT220541
[3] 闫莉, 方旭明, 李毅, 薛青. 面向高铁毫米波通信智能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3, 45(8): 2806-2817. doi: 10.11999/JEIT220923
[4] 蒋占军, 刘庆达, 张鈜, 刘欢. 高速移动通信系统中OTFS分数多普勒信道估计加窗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2, 44(2): 646-653. doi: 10.11999/JEIT210561
[5] 蒋占军, 刘庆达. 高速移动通信系统中OTFS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1, 43(10): 2878-2885. doi: 10.11999/JEIT200683
[6] 齐冬莲, 钱佳莹, 闫云凤, 曾晓红. 一种基于RefineDet网络和霍夫变换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吊弦状态多尺度检测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1, 43(7): 2014-2022. doi: 10.11999/JEIT200357
[7] 申滨, 周晓勇, 徐浪, 黄晓舸. 基于SideLink的LTE-V2X联合切换方案设计.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0, 42(2): 511-518. doi: 10.11999/JEIT190120
[8] .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03期目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3): -.
[9] .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01期目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1): -.
[10] .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02期目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2): -.
[11] 陶成, 赵振桥, 周涛. 基于几何的高速铁路协作MIMO信道建模.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6): 1344-1351. doi: 10.11999/JEIT180680
[12] 陈煜, 方旭明, 赵越. 基于能效的解码转发中继OFDM链路自适应功率分配方案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3, 35(2): 285-290. doi: 10.3724/SP.J.1146.2012.00813
[13] 王成, 林长星, 邓贤进, 肖仕伟. 140 GHz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 33(9): 2263-2267. doi: 10.3724/SP.J.1146.2010.01431
[14] 蔡春晓, 杨炜伟, 蔡跃明. 混合衰落信道下选择中继译码转发的性能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 32(11): 2582-2587. doi: 10.3724/SP.J.1146.2009.01581
[15] 何凯涛, 唐宇, 廖巍, 郁文贤. 动态环境下移动对象索引技术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 30(10): 2507-2511. doi: 10.3724/SP.J.1146.2007.00360
[16] 刘远超, 王晓龙, 刘秉权, 钟彬彬. 信息检索中的聚类分析技术.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 28(4): 606-609.
[17] 赵源超, 李道本. 移动通信用户身份保密的增强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27(9): 1459-1462.
[18] 樊勇, 张永鸿, 吴正德, 唐小宏. Ka波段数字通信技术.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2, 24(9): 1291-1293.
[19] 黎海涛, 徐继麟, 张平, 张靖. UWB扩频通信技术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2, 24(7): 1000-1004.
[20] 张更新. CDMA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容量的计算.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7, 19(2): 23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