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丰, 刘万, 符渭波, 张浩宇. 重叠阵元时分复用MIMO雷达多目标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4, 46(1): 229-239. doi: 10.11999/JEIT230039
[2] 李博, 王改芳, 杨洪娟, 茹雪菲, 张敬淳, 王钢. 利用离散时间聚合图的无人机编队最短时延路由协议.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4, 46(5): 1931-1939. doi: 10.11999/JEIT230707
[3] 刘耿耿, 许文霖, 周茹平, 徐宁. 用于时分复用技术的多阶段协同优化FPGA布线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3, 45(9): 3430-3438. doi: 10.11999/JEIT221158
[4] 蔡志匡, 周国鹏, 宋健, 王子轩, 郭宇锋. 一种适用于Chiplet测试的通用测试访问端口控制器电路设计.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3, 45(5): 1593-1601. doi: 10.11999/JEIT220854
[5] 刘敖迪, 杜学绘, 王娜, 单棣斌, 张柳. 基于访问控制日志的访问控制策略生成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2, 44(1): 324-331. doi: 10.11999/JEIT200924
[6] 雒江涛, 何宸, 王俊霞. 命名数据网络中可追溯且轻量级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机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10): 2428-2434. doi: 10.11999/JEIT181160
[7] 赵斌, 肖创柏, 张问银, 古雪. 基于博弈理论的访问控制奖惩激励约束机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4): 1002-1009. doi: 10.11999/JEIT180406
[8] 熊余, 杨娅娅, 张振振, 蒋婧. 软件定义时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中基于带宽预测的资源分配策略.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8): 1885-1892. doi: 10.11999/JEIT180837
[9] 屠袁飞, 杨庚, 袁冯杰. 脑机接口技术中安全高效的属性基访问控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 39(10): 2495-2503. doi: 10.11999/JEIT161362
[10] 刘琴, 刘旭辉, 胡柏霜, 张少波. 个人健康记录云管理系统中支持用户撤销的细粒度访问控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 39(5): 1206-1212. doi: 10.11999/JEIT160621
[11] 潘颖, 元昌安, 李文敬, 程茂华. 一种支持更新操作的数据空间访问控制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6, 38(8): 1935-1941. doi: 10.11999/JEIT151212
[12] 熊厚仁, 陈性元, 张斌, 杜学绘. 基于双层角色和组织的可扩展访问控制模型.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 37(7): 1612-1619. doi: 10.11999/JEIT141255
[13] 陈志锋, 李清宝, 张平, 曾光裕. 基于访问控制的Hypervisor非控制数据完整性保护.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 37(10): 2508-2516. doi: 10.11999/JEIT150130
[14] 王佳文, 李丽, 潘红兵, 李伟, 张荣. 基于统计时分复用技术的三维片上网络.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2, 34(10): 2501-2507. doi: 10.3724/SP.J.1146.2012.00099
[15] 顾洪宇, 杨晨阳. 动态频谱访问中的最小最大公平功率与数据率联合控制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9, 31(8): 1919-1924. doi: 10.3724/SP.J.1146.2008.01127
[16] 武林俊, 李燕文. 多用户多速率OFDM中的子载波分配和功率控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7, 29(8): 1911-1915. doi: 10.3724/SP.J.1146.2006.01512
[17] 徐平平, 于淼, 徐斌, 毕光国. 基于空间复用的超宽带媒体接入控制技术.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 28(5): 795-799.
[18] 何敏, 刘心松, 赵东风, 刘克剑, 陈建英. 移动Ad hoc网络轮询接入控制协议.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27(7): 1147-1151.
[19] 徐世中, 李乐民, 王晟. 固定选路的波分复用全光网中的波长分配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1, 23(3): 209-214.
[20] 李一武, 李乐民. 波分复用网络中无接收碰撞的访问控制协议.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9, 21(1):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