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龙, 曹傧*. Ad-hoc移动云环境下采取随机规划和买卖博弈的任务卸载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8, 40(7): 1731-1737.
doi: 10.11999/JEIT170895 |
[2] |
胡晗, 朱洪波, 朱琦. 无线Ad hoc网络传输容量的性能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2, 34(6): 1457-1462.
doi: 10.3724/SP.J.1146.2011.01237 |
[3] |
杨娟, 李颖, 张志军, 李季青. 移动Ad hoc网络容量非合作规划博弈模型的稳定性.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2, 34(1): 75-81.
doi: 10.3724/SP.J.1146.2011.00420 |
[4] |
李楠, 戚进勇, 蔡跃明, 程乃平. 无线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协同MAC协议.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 33(12): 2971-2977.
doi: 10.3724/SP.J.1146.2011.00310 |
[5] |
喻莉, 李静茹, 刘祖浩. 基于自适应遗忘机制的半环信任模型.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 33(1): 175-179.
doi: 10.3724/SP.J.1146.2010.00221 |
[6] |
陈晨, 高新波, 李晓记, 李长乐. 衰落信道下基于非合作博弈的Ad hoc协作并行传输方案.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 33(3): 734-738.
doi: 10.3724/SP.J.1146.2010.00675 |
[7] |
李奕男, 钱志鸿, 刘影, 张旭. 基于博弈论的移动Ad hoc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 32(9): 2245-2248.
doi: 10.3724/SP.J.1146.2010.00225 |
[8] |
冯慧斌, 张顺颐, 刘超, 王攀, 严军荣.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流量控制模型.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9, 31(4): 925-928.
doi: 10.3724/SP.J.1146.2007.01925 |
[9] |
冯勇, 廖瑞华, 饶妮妮, 王炜华.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Ad hoc路由协议的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 30(10): 2472-2475.
doi: 10.3724/SP.J.1146.2007.00486 |
[10] |
雷磊, 许宗泽. Ad hoc网络中DCF公平性分析与改进.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 30(2): 472-476.
doi: 10.3724/SP.J.1146.2006.01022 |
[11] |
袁渊, 郑宝玉, 颜振亚. 一种Ad hoc网络中的协作路由方案及性能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 30(9): 2238-2241.
doi: 10.3724/SP.J.1146.2007.00215 |
[12] |
李莉, 董树松, 温向明. 基于博弈理论建立无线自组网中激励合作机制的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7, 29(6): 1299-1303.
doi: 10.3724/SP.J.1146.2005.01402 |
[13] |
王春江, 刘元安, 高锦春. 应用于CDMA Ad hoc网络的TRBC协议:性能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 28(2): 295-298.
|
[14] |
冯美玉, 程胜, 张勖, 丁炜. Ad hoc网络中基于时延最小自适应流量分配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 28(2): 277-280.
|
[15] |
钱小聪, 郑宝玉, 赵贤敬. 基于多用户检测的Ad hoc网络吞吐量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 28(8): 1429-1434.
|
[16] |
王炫, 李建东, 张文柱. 支持多速率传输的动态Ad hoc路由协议.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 28(10): 1907-1911.
|
[17] |
傅坚, 张翎. 无线Ad hoc网动态密钥管理问题的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 28(5): 815-819.
|
[18] |
何敏, 刘心松, 赵东风, 刘克剑, 陈建英. 移动Ad hoc网络轮询接入控制协议.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27(7): 1147-1151.
|
[19] |
余旭涛, 张在琛, 毕光国. 一种新的均衡流量提高网络能量效率的Ad hoc网络路由建立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27(12): 1988-1993.
|
[20] |
余旭涛, 毕光国, 张在琛. 一种均衡流量的Mobile Ad Hoc网络能量路由选择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4, 26(12): 1965-1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