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倪雪, 曾海彧, 杨文东. 基于直达路径信号残差和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非视距信号识别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5, 47(6): 1873-1884. doi: 10.11999/JEIT240960
[2] 洪伟, 徐俊, 陈继新, 郝张成, 周健义, 于志强, 杨广琦, 蒋之浩, 余超, 胡云, 侯德彬, 朱晓维, 陈喆, 周培根. 面向6G的最优和次优毫米波大规模波束成形阵列架构.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5, 47(8): 2405-2415. doi: 10.11999/JEIT250109
[3] 林昱龙, 王无忌, 武军伟, 程强. 基于复合基线时间调制阵列的单通道高精度测向系统.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4, 46(5): 2028-2035. doi: 10.11999/JEIT231137
[4] 韦子辉, 解云龙, 王世昭, 叶兴跃, 张要发, 方立德. 基于加权K-近邻分类的非视距识别方法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2, 44(8): 2842-2851. doi: 10.11999/JEIT210422
[5] 刘冉, 曹志强, 邓天睿, 邓忠元, 肖宇峰. 基于超宽带阵列与里程计的多机器人相对定位.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2, 44(10): 3476-3484. doi: 10.11999/JEIT210812
[6] 吉地辽日, 曹祥玉, 高军. 具有超宽带RCS减缩特性的天线设计.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1): 115-122. doi: 10.11999/JEIT180254
[7] 刘涛, 曹祥玉, 高军, 兰俊祥, 丛丽丽. 宽带低RCS超表面天线阵设计.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9): 2095-2102. doi: 10.11999/JEIT180922
[8] 田增山, 舒月月, 周牧, 李勇, 李泽. 基于B-LM圆环模型的NLOS信息约束单基站定位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8, 40(10): 2316-2322. doi: 10.11999/JEIT171222
[9] 廉昕, 王元钦, 侯孝民, 孟祥利. 一种脉冲超宽带测控信号捕获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 39(8): 2000-2006. doi: 10.11999/JEIT161213
[10] 李焜, 方世良, 安良. 非合作水声脉冲信号的单水听器匹配场定位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2, 34(11): 2541-2547. doi: 10.3724/SP.J.1146.2012.00547
[11] 吴世有, 谭恺, 徐艳云, 邵金进, 陈超, 方广有, 阴和俊. 超宽带穿墙雷达天线阵列配置分析及运动人体跟踪成像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2, 34(11): 2601-2607. doi: 10.3724/SP.J.1146.2012.00298
[12] 赵波, 张晓娟, 方广有. 一种新型超宽带磁天线.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9, 31(4): 1004-1006. doi: 10.3724/SP.J.1146.2007.01952
[13] 彭炳光, 卫国, 朱近康, 尹华锐. ALOHA脉冲超宽带网络的性能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 30(7): 1602-1605. doi: 10.3724/SP.J.1146.2006.01973
[14] 柴雯雯, 张晓娟. 新型宽带U型缝贴片天线阵.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 30(3): 756-758. doi: 10.3724/SP.J.1146.2006.01351
[15] 金添, 周智敏, 宋千, 常文革. 超宽带SAR浅地表地雷聚焦与定位技术.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7, 29(10): 2384-2387. doi: 10.3724/SP.J.1146.2006.00404
[16] 胡文, 郑国莘. 正交Hermite脉冲的超宽带的多用户通信.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 28(5): 852-856.
[17] 徐斌, 杨晨阳, 毛士艺. 采用脉冲调制和循环前缀的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27(8): 1264-1268.
[18] 邓平, 朱中梁. 一种天线阵列定位法及其仿真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27(6): 841-844.
[19] 田孝华, 廖桂生, 王洪洋. 利用单基站对三维运动目标定位与跟踪.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4, 26(9): 1364-1370.
[20] 杨宏春, 阮成礼, 裴俊. 线元天线阵列波束扫描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3, 25(3): 427-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