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谷雨, 张宏宇, 孙仕成. 融合多尺度分形注意力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模型.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3, 45(8): 3002-3011. doi: 10.11999/JEIT220919
[2] 董小伟, 韩悦, 张正, 曲洪斌, 高国飞, 陈明钿, 李博. 基于多尺度加权特征融合网络的地铁行人目标检测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1, 43(7): 2113-2120. doi: 10.11999/JEIT200450
[3] 李宝奇, 黄海宁, 刘纪元, 刘正君, 韦琳哲. 基于改进SSD的合成孔径声呐图像水下多尺度目标轻量化检测模型.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1, 43(10): 2854-2862. doi: 10.11999/JEIT201042
[4] 李群生, 赵剡, 寇磊, 王进达. 一种基于多尺度核学习的仿射投影滤波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0, 42(4): 924-931. doi: 10.11999/JEIT190023
[5] 黄果, 许黎, 陈庆利, 蒲亦非. 非局部多尺度分数阶微分图像增强算法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12): 2972-2979. doi: 10.11999/JEIT190032
[6] 李伟龙, 吴德伟, 卢虎, 杜佳, 周阳. 基于多尺度空间表征的生物启发目标指引导航模型.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 39(6): 1363-1370. doi: 10.11999/JEIT160892
[7] 罗会兰, 万成涛, 孔繁胜. 基于KL散度及多尺度融合的显著性区域检测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6, 38(7): 1594-1601. doi: 10.11999/JEIT151145
[8] 杨娟, 李永福, 汪荣贵, 薛丽霞, 张清杨. 基于双广义高斯模型和多尺度融合的纹理图像检索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6, 38(11): 2856-2863. doi: 10.11999/JEIT160181
[9] 白键, 冯象初, 王旭东. 图像分解的多尺度变分模型.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3, 35(5): 1190-1195. doi: 10.3724/SP.J.1146.2012.01459
[10] 鉴福升, 徐跃民, 阴泽杰. 多模型粒子滤波跟踪算法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 32(6): 1271-1276. doi: 10.3724/SP.J.1146.2009.00853
[11] 张军, 韦志辉. SAR图像去噪的分数阶多尺度变分PDE模型及自适应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 32(7): 1654-1659. doi: 10.3724/SP.J.1146.2009.00894
[12] 岳思聪, 赵荣椿, 郑江滨. 基于多尺度边缘响应函数的自适应阈值边缘检测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 30(4): 957-960. doi: 10.3724/SP.J.1146.2007.00845
[13] 文成林, 史军杰, 张延锋. 基于不规则树的一类随机过程多尺度建模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 30(1): 163-167. doi: 10.3724/SP.J.1146.2006.00424
[14] 文成林, 周福娜, 文传博. 多源观测逆问题的多尺度分布式分层求解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 28(1): 66-71.
[15] 夏明革, 何友, 苏峰, 黄晓冬. 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的图像融合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27(1): 56-59.
[16] 文成林, 张延锋, 史军杰. 一类随机动态过程基于q阶树的多尺度建模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27(6): 908-913.
[17] 刘永祥, 黎湘, 庄钊文. 识别空间旋转目标的尺度模型.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4, 26(9): 1509-1512.
[18] 刘蓓, 杜利民, 于水源. 面向任务口语对话系统中期待模型的实现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4, 26(11): 1721-1727.
[19] 文成林, 周福娜, 杨国胜. 线性逆问题求解的多尺度降阶模型.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4, 26(12): 1888-1894.
[20] 王永传, 庄钊文, 郁文贤.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可靠性2冗余最优化分配模型及其实现.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1, 23(9): 92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