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殷志祥, 唐震, 张强, 崔建中, 杨静, 王日晟, 赵寿为, 张居丽. 基于DNA折纸基底的与非门计算模型.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0, 42(6): 1355-1364. doi: 10.11999/JEIT190825
[2] 王璐慧, 王越, 钱梦瑶, 董亚非. 基于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离子的逻辑模型设计与可控性验证.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0, 42(6): 1410-1419. doi: 10.11999/JEIT190872
[3] 刘小青, 许进. 一种特殊的多米诺扩缩运算.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 39(1): 221-230. doi: 10.11999/JEIT160886
[4] 屈代明, 王志强. OFDM机会频谱接入的信号频谱成型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9, 31(8): 1965-1968. doi: 10.3724/SP.J.1146.2008.01149
[5] 王小霞, 廖显恒, 罗积润, 赵青兰. 一种贮存式氧化物阴极.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 28(11): 2179-2181.
[6] 李志扬, 刘武. STM中各种金属针尖/基底组合下的蒸发场强计算.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2, 24(1): 140-144.
[7] 张维连, 徐岳生, 刘彩池, 唐键. p型硅片表面氧化雾缺陷的吸除.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3, 15(5): 536-540.
[8] 郭康瑾, 杜根娣. InP上Al膜的阳极氧化及其特性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1, 13(6): 611-617.
[9] 苏煦春, 方厚民. 掺氧化钇钡钨阴极的表面特性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0, 12(6): 628-635.
[10] 吴兆皓. 铝酸盐钡钨阴极中掺氧化钙和氧化钪的作用机理.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7, 9(4): 348-358.
[11] 赵佐政, 王智敏. 玻璃基底上烧结镍导线的工艺.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3, 5(5): 327-329.
[12] 毕建明. W-Y2O3金属陶瓷阴极的二次发射.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2, 4(2): 132-136.
[13] 苏煦春, 方厚民, 苏翘秀. 用俄歇电子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谱仪研究氧化物阴极.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2, 4(3): 186-191.
[14] 陆义. 钨酸盐阴极的研制.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1, 3(1): 49-51.
[15] 陶兆民. 透射式负电子亲和势Ⅲ-Ⅴ族化合物光阴极工作波段的设计问题.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1, 3(2): 132-136.
[16] 卞彭. 利用表面技术研究氧化物阴极的进展.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1, 3(3): 152-159.
[17] 朱连宝. 一种直热式氧化物阴极的基金属镍钴钨合金.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1, 3(2): 125-127.
[18] 王书绅, 刘德荣, 吴珊英. 镍-钨-钙基底金属氧化物阴极在显象管中的应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80, 2(1): 38-41.
[19] 陶兆民. 光阴极窗口(基底)玻璃材料组成成份的选择.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79, 1(4): 184-186.
[20] 陶兆民. 锑的两硷金属化合物光阴极的性能.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79, 1(1):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