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涛, 潘泉, 刘磊, 白向龙, 刘宏. 类别数据流和特征空间双分离的类增量学习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4, 46(10): 3879-3889. doi: 10.11999/JEIT231064
[2] 靳标, 彭宇, 邝晓飞, 张贞凯. 基于串联式一维神经网络的毫米波雷达动态手势识别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1, 43(9): 2743-2750. doi: 10.11999/JEIT200894
[3] 郭晨, 简涛, 徐从安, 何友, 孙顺. 基于深度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雷达舰船目标识别.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9, 41(6): 1302-1309. doi: 10.11999/JEIT180677
[4] 李彬, 李辉, 郭淞云. 基于t分布扩展概率主成分分析模型的一维距离像识别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 39(8): 1857-1864. doi: 10.11999/JEIT161220
[5] 刘盛启, 占荣辉, 翟庆林, 欧建平, 张军. 基于联合稀疏性的多视全极化HRRP目标识别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6, 38(7): 1724-1730. doi: 10.11999/JEIT151019
[6] 徐彬, 陈渤, 刘宏伟, 金林. 基于注意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的雷达高分辨率距离像目标识别.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6, 38(12): 2988-2995. doi: 10.11999/JEIT161034
[7] 冯博, 陈渤, 王鹏辉, 刘宏伟, 严俊坤. 利用稳健字典学习的雷达高分辨距离像目标识别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 37(6): 1457-1462. doi: 10.11999/JEIT141227
[8] 潘勉, 王鹏辉, 杜兰, 刘宏伟, 保铮. 基于TSB-HMM模型的雷达高分辨距离像目标识别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3, 35(7): 1547-1554. doi: 10.3724/SP.J.1146.2012.01190
[9] 邹小海, 艾小锋, 李永祯, 赵锋, 肖顺平. 进动圆锥弹头双基地微多普勒特性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2, 34(3): 609-615. doi: 10.3724/SP.J.1146.2011.00546
[10] 王鹏辉, 刘宏伟, 杜兰, 潘勉, 张学峰. 基于线性动态模型的雷达高分辨距离像小样本目标识别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2, 34(2): 305-311. doi: 10.3724/SP.J.1146.2011.00680
[11] 艾小锋, 邹小海, 李永祯, 杨建华, 肖顺平. 旋转对称目标双基地一维距离像特性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 33(11): 2727-2734. doi: 10.3724/SP.J.1146.2011.00213
[12] 关永胜, 左群声, 刘宏伟, 杜兰, 李彦兵. 空间进动目标微动参数估计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 33(10): 2427-2432. doi: 10.3724/SP.J.1146.2011.00117
[13] 胡杰民, 付耀文, 魏玺章, 黎湘, 景宁. 调频步进雷达高速运动目标距离像合成方法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 33(7): 1756-1760. doi: 10.3724/SP.J.1146.2010.00798
[14] 李彦兵, 杜兰, 刘宏伟, 丁苏颖, 关永胜. 基于微多普勒特征的地面目标分类.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 32(12): 2848-2853. doi: 10.3724/SP.J.1146.2010.00128
[15] 刘华林, 杨万麟. 基于GSVD的核不相关辨别子空间与雷达目标识别.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9, 31(5): 1095-1098. doi: 10.3724/SP.J.1146.2008.00384
[16] 陈凤, 杜兰, 保铮, 刘宏伟. 雷达高分辨距离像自动目标识别方法的改进.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7, 29(6): 1450-1454. doi: 10.3724/SP.J.1146.2005.01544
[17] 刘宏伟, 杜兰, 袁莉, 保铮. 雷达高分辨距离像目标识别研究进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27(8): 1328-1334.
[18] 孟继成, 杨万麟. 基于核函数的雷达一维距离像目标识别.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5, 27(3): 462-466.
[19] 刘本永. 子空间法雷达目标一维像识别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4, 26(7): 1137-1143.
[20] 孙光民, 刘国岁, 王蕴红. 基于线性内插神经网络的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识别. 电子与信息学报, 1999, 21(1): 97-103.